海衛 或存另類硅基生命(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海衛一察東(Triton)最有可能是一顆來自柯伊伯帶的天體,表面冰冷的海衛一由於海王星潮汐力的作用可使得其擁有較為溫暖的地下海洋,根據威廉亚洲官网 的研究表明,海衛一上仍然可能存在地下海洋。這顆海王星最大的衛星在1864年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拉塞爾(WilliamLassell)發現,但是至今這顆大型衛星依然是個迷。
旅行者2號探測器拍攝的海衛一圖像(網路圖片)
在1989年,旅行者2號行星際探測器飛掠海衛一時拍攝到這顆衛星的真實畫面,發現其表面主要由水冰等物質構成,當然也有氮氣、甲烷以及二氧化碳等,但海衛一的密度特別大,使得科學家們懷疑其擁有一個較大的硅酸鹽岩質核心結構,並由此推測在海衛一硅酸鹽核結構的外圍與寒冷的表層殼體之間存在一個液態海洋,海衛一的軌道距離海王星較近,較強的潮汐作用加熱了部分表層下的物質,科學家通過調查認為如果這裡是一片液態海洋的話,那麼現在還存在於海衛一的表層之下。
海衛一具有一個與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的衛星不同的特性,即它的軌道是逆行的,根據行星形成理論,年輕恆星周圍環繞的塵埃和氣體結構以相同的方向旋轉,此後該恆星周圍演化出的行星系統的軌道應該與這個方向相同,這樣的軌道被稱為順行軌道,反之則為逆行軌道,其產生於行星捕獲的流浪天體,這就意味著海衛一最初並不是圍繞海王星運行的。
早期的太陽系中有著比較混亂的空間環境,很多天體發生相互碰撞並改變了對方的軌道,科學家推測海衛一起源於柯伊伯帶,這是一個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的中空圓盤狀宇宙空間,當巨大的天體進入海王星的引力範圍之內時,被其引力所捕獲。在最初捕獲海衛一時,其運行在一個高橢圓、偏心率的軌道上,較大的偏心率使得海衛一受到較強的行星潮汐力作用,該機制中會造成能量的損失。
而這些損失的能量就轉化為熱量並作用於海衛一,可以融化海衛一內部一定深度的冰冷物質,形成位於表面冰封世界下的海洋。能量損失同時也會改變海衛一的軌道,使其偏心率降低,接近一個較為完美的圓軌道。除了行星潮汐作用對海衛一某個深度的冰物質進行加熱外,科學家還發現其內部存在另一個加熱源,即天體內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過程所釋放出的能量,這個熱源甚至可維持數十億年之久。科學家通過計算髮現放射性同位素衰變產生的能量是潮汐作用加熱機制的數倍,但該熱量還不足以維持海衛一固態表面下的海洋保持45億年的液態環境。
行星潮汐力的效應位置處於海衛一冰層殼體的底部,由於早期海衛一的軌道具有較大的偏心率,因此潮汐作用比現在更強,由此得出的過去的某個時期,海衛一內環境的受熱效應是較為強大的。科學家對海衛一建立了一個內環境模型,該衛星由70%至80%的岩質構成,其餘物質為水冰等,在最外層就是甲烷和氮冰物質,這個情況與冥王星較為類似。當海衛一被海王星引力捕獲之後,科學家調查了該天體的軌道是如何轉變為幾乎圓形的軌道,通過對軌道演化的時間計算,發現如果海衛一冰殼之下是液態海洋的話,那麼至今這片海洋依然存在。
威廉亚洲官网 的研究計算了海衛一表層冰殼厚度是如何影響潮汐耗散以及地下海洋的結晶化過程,結果顯示假如海衛一的冰殼厚度較薄,那麼潮汐力作用就很明顯,加熱效應也會越強,反之冰殼較厚的話,海衛一就會更加堅固,潮汐力產生的熱效應較弱。但即便是液體海洋也將會是富含氮的海洋,此外海衛一的岩質核心的具體大小還是個未知數,這將決定內核放射性同位素衰變釋放的熱量。
科學家認為海衛一的地下海洋可以作為外星生命的棲息地,雖然目前仍然有許多爭論,比如木衛二就是外星生命棲息地的候選者之一,即便海衛一生命出現的概率遠小於木衛二歐羅巴,但也不能將其排除。研究人員推測海衛一地下海洋或存在硅基生命,它們並不是以碳元素作為基礎,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研究揭示硅烷在特殊行星環境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