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各校迎來新學年,又有一大批孩子升級成為小學生,或重返校園,但是等待他們的不一定是無憂無慮的校園生活。大多數原本應該遠離苦難的孩子們變身成為家長夢想的載體。父輩把難以消化的生活艱辛和沉甸甸的社會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以「為了你好」的名義。
中國學生的學業壓力巨大,甚至中國人自己也這麼覺得。
權威調查機構皮尤(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發布的一份民調顯示,在中國,高達68%的受訪者認為家長給予孩子們的學業壓力太大,這個比例位列所有21個受訪國家之首,竟然比第二位的印度高出24個百分點。僅1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家長給孩子的學業壓力太小,這個比例則位列所有21個受訪國家之末。而美國的情況完全相反:僅11%的人認為家長給予孩子們的學業壓力太大,高達64%的受訪者認為給孩子的學業壓力太小。
中國學生學業壓力巨大這個問題被國人詬病已久,在這裡也毋庸贅言。弔詭的是,即便多數人意識到孩子的學業壓力太大,但為何還是不輕易減輕孩子的負擔?
因為孩子成為最末端的減震器,承接了父輩轉嫁過來的一部分社會和生活的壓力。
適齡學生的父輩的年齡普遍在25-50歲之間,這些勞動人口是最直接面對社會問題和生活壓力的群體,他們不但要在家庭內部肩負起頂樑柱的責任,甚至要承擔社會制度不健全所帶來的壓力:自己養老、父母養老、孩子養育、買房、醫保等等。他們不忍心在通宵排隊爭取到孩子的入學學位之後,看到孩子在學校裡「荒廢學業」。他們不忍心在為生計勞累奔波一天之後,看到孩子在學校裡「調皮搗蛋」。他們不忍心為了生存在工作上丟失尊嚴之後,被老師投訴孩子在學校裡「不爭氣」。他們更不忍心在自己遭受到這一切艱辛之後,看到孩子「老大徒傷悲」,在未來繼續遭受父輩經歷過的不幸。
要救救孩子,先救救家長。
註:該調查在中國抽取的樣本數為3308人,調查方式為面談。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