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算算農民工市民化的經濟賬
難道是巨大的成本因素,使地方政府沒有激勵和動力去解決農民工的戶籍問題,從而令「半城市化」成為中國特有的「土地城市化」快於「人口城市化」的現象?這是明顯的邏輯悖論。拋開公平正義角度不論,即便僅從經濟角度來算,農民工市民化給中國城市也會帶來很積極的影響。
最近,一則「所有市長反對戶籍改革」的消息引發公眾熱議。由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國家城鎮化專題調研發現,「戶籍改革幾乎遭遇所有市長的反對」。
無論在決策層,還是學術界,城市化都被認為是確保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但中國城市化的現狀卻備受指責,地方政府只顧賣地掙錢,卻不願意解決進城者的戶籍問題。於是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農民工雖然已進城,但生活方式卻還保留著農村的習慣,每個月的支出以飲食為主,很少有其他類型的消費。學界所認為的通過城市化促進內需的現象並沒有在這部分群體上出現。而且,這部分群體數量龐大,據統計,2011年中國流動人口有將近2.6億之巨,他們中絕大部分屬於這種情況。2011年,城鎮人口佔總人口比重第一次超過了50%,但如果以戶籍計算,城鎮戶籍還只佔36%。
為什麼消費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享受不了由當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在中國,公共服務的提供是和戶籍緊密聯繫在一起。那麼,地方政府為何不願解決這些進城者的戶籍?成本是最主要的原因。地方政府給這部分人口提供公共服務,都需要地方財政拿出真金白銀。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在2006年所做的一項調研顯示,每新增一個城市人口需要增加的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小城市為2萬元,中等城市為3萬元,大城市為6萬元, 特大城市為10萬元。雲南大學發展研究院2009年所做的相關調研顯示,東部沿海地區第一代農民工與第二代農民工市民化的社會成本分別約為10萬元與9萬 元,內陸地區約為6萬元與5萬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10》則認為,中國當前農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萬元左右。
難道就是巨大的成本因素,使得地方政府沒有激勵和動力去解決這部分人口的戶籍問題,從而使得這種「半城市化」成為中國特有的「土地城市化」快於「人口城市化」的現象?
這樣的邏輯是有疑問的。一個最為明顯的邏輯悖論是,如果說城市化給地方政府帶來的只是負擔的話,為何先前大家都將其視為是今後中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發動機?難道這個群體擴大內需,只對中國整體經濟有利,而不會對特定地區產生影響?而另一個疑問則是,承擔公共服務本就是政府的應有之責,為何卻視其為洪水猛獸,而且,市政公用設施的配套建設還能拉動內需,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面效果。
在筆者看來,拋開公平正義角度不論,即便僅從經濟角度來算,農民工市民化給中國城市也會帶來很積極的影響。
一方面,農民工進城有利於優化城市的養老金體系。由於老齡化的原因,中國不少城市的養老金賬戶虧空,比如上海目前1400萬戶籍人口中,有將近24%的人超過60歲,老齡化使得該城市的社保賬戶有近百億的虧空,必須通過財政補貼。雖然上海有近1000萬的常住人口,但是繳納社保的人口只有10%不到。一旦把農民工的戶籍解決了,每年繳納的社保就非常可觀,以每月2500月的稅前工資計算,進入統籌賬戶部分的金額為550元,一年即可繳納6600元,以900萬人計算,那麼每年就可增加594億的金額,大大緩解養老金壓力。
當然,把他們變為新市民的意義並不在於他們能夠為目前緊張的養老金體系救急,更為重要的是,這部分居民因為有了社會保障而對未來生活產生了穩定的預期,會極大改變他們的消費模式,從而讓內需不再是紙上談兵,真正讓中國經濟具有可持續性。
在現在「半城市化」模式下,由於農民工無法在工作地享受公共服務,這部分群體的理性選擇就是壓縮支出,將工作地只視為是一個工作而非消費的區域。一項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組成的「新生代農民工研究」課題組的調查表明,新生代農民工2010年平均年度結余9684元,其中寄回家的錢為5654元,佔比58.4%;老一代農民工平均年度結余15378元,其中11063元寄回家,佔比72.0%。
他們寄回老家的錢花在哪裡呢?一個很大的可能就是蓋房子。在農村擁有自己的房子是很多外出打工者的目標。但是蓋房子對他們而言很有可能是一種錯誤的消費。如果說在城市化時代在城市裡購買住房是一項能夠對抗通脹的投資,那麼在農村蓋房子則是一種浪費。很顯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當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流入城市時,農村的房子就越發貶值。從這個意義而言,他們在城市裡節衣縮食蓋成的房子,最後則變成一堆毫無經濟價值的建築物。這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國家,都是一種資源錯配。
假如他們能夠變為市民,那麼消費模式將會極大改變,消費的支出將會擴大城市的內需,創造新的需求;而對這部分居民而言,將原本用於農村建房的資金用於消費的升級換代或是固定資產投資,也更有利於自己今後的長遠發展。
如果筆者的論證成立,那麼通過開放戶籍讓農民進城,並不只是會增加城市的負擔;相反,這是一件讓城市和居民共贏的好事。那麼,我們的城市準備好了沒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