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參觀日本的市民農園(組圖)

8月15日,今天是日本全國夏休的第三天,早早來到我居住的城市的農園買點新鮮蔬菜。一個城市有專門讓市民以興趣愛好的方式利用業餘時間從事農業,既能合理利用地方政府所有的土地,豐富市民生活,還能體驗農家作業,並為市民消費者提供直銷的新鮮農副產品,真可謂一舉數得。

日本的土地大部分是私人所有,一部分是國有土地或地方政府自治體所有,這個市民農園就是地方政府所有地,在該市居住並登錄戶口(日本的戶口可隨搬家在全國無限制自由遷入遷出)的人,只要去市役所(相當於市政府)申請,即可獲得租期為一年的市農園的自留地(可延續租賃),本市市民租費免費,鄰市的人租賃收取少量費用。

市民們(尤其是比較有充裕時間的主婦和退休老人)經常開車來管理自己的自留地,這對老夫婦早上9點就來了。

市民們種植的各種農作物,他們的收穫可以自己享用,也可以委託農園內的小賣部銷售。逛了一圈,種植的東西類似中國的東北,大部分集中在薯類,大蔥,玉米,茄子,西紅柿,南瓜等等,綠葉菜很少,從上海回到日本,感覺日本超市內購物綠葉菜除了菠菜和小松菜(一種細長的小青菜),實在是想不起還有什麼了,原因與日本的飲食習慣有關,而且可能還因為綠葉菜的維護和運輸都比較麻煩,成本較高。

日本的農業自動化程度很高,主食大米完全實現自給自足,而且從事農業的基本上都是老人或主婦,日本的農業自動化得益於高度的工業科技,農用機械設備體積小,功率大,而且通常都是多功能的,這種設計日本人最拿手了,日本的建築機械也是這個特徵,一臺小型挖掘機能在很窄的狹縫中360度操作,而且刀刃鋒利耐久,據說中國進口的日本建築機械上的刀具二手貨比國產新品使用壽命還長,是建築產品市場的搶手貨。

市民們開車來農園租借的自留地作業,有市政府專門提供的免費停車場。右邊的牌子上寫著:「垃圾請各自負責帶回去。」日本公共場所的標語怎麼寫,人們就怎麼做,不像某些國家很多警告規定都是裝飾品而已。

這是農園內專門供市民廢棄不要的農作物的場所。政府認真管理,市民自覺執行,構成了良性的社會環境。

這個應該是稻田吧,自動澆水器正在工作,這是一個2維控制的自動澆水裝置,一軸控制水龍頭作180度的來迴旋轉,類似搖頭電扇,另一軸控制一個水龍頭射出口前方的轉盤,使射出的水流能形成不同的覆蓋距離,從而達到了一個裝置可以為一個很大的面澆灌,很簡單的機械構造。


巨大的風車,利用風力,既可發電,也可直接抽水用於對農田的灌溉。

日本的向日葵,比中國的小多了,他們種植向日葵主要用於觀賞,而不是像中國人那樣為了到處噼噼啪啪磕瓜子。記得有一次給日本人吃瓜子,對方疑惑地既不會吃,也不敢吃,後來才知道,帶殼的葵花籽日本也有出售,那是寵物商店給鳥吃的。

剛犁過的田,土地肥沃,日本從事農業的人特別注重對土壤的長期保護,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濫用化肥。

這塊地下了種子已經長出了作物,可惜我一個城市人基本上是農盲,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

農園內,農道上,沒有一絲的垃圾,保持環境衛生,要讓農家都遵守,對有些國家的人來說,城市人尚且做不到,何況農民,日本的這種環境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偏僻農村得到相同的印象(在日本秋田縣農村生活了2年的本人可以負責地這麼說),看似不難,其實對中國人來說,也許100年後都做不到。

農田邊的標語,上面寫著:「為了環境,請把垃圾帶回家」。日本是個有法也執法的國家,無論行政,還是國民的大眾意識,這就是到處整潔乾淨的結果,而且雖然日本也有對違法者的罰款規定,實際上執行的案例卻極少,這一點與新加坡環境的乾淨依靠重罰代價所截然不同的。

一些未租出去的地方長出了不少野花,拍攝幾張秋櫻。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應該記得我們的青少年時代正直中日友好之後的日本大量影視進入大陸,山口百惠有一首歌就叫《秋櫻》(佐田雅志作詞作曲,也是佐田雅志的代表作之一),中文翻譯為《大波斯菊》,70後80後的人如果知道這首歌,可能得益與周冰倩曾經在電視上翻唱過。

在農園購買市民種植新鮮收穫的有機蔬菜一把,68日元,大約是超市相同商品的半價。

日本超市購買的小排骨與中國帶來的金華火腿玉蘭筍片製作醃哚鮮湯,最後把農園買的新鮮蔬菜放入,美味無比,一道正宗的上海家常菜。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