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先進國家的國民素質,中國需要百年?(組圖)
趕上先進國家的國民素質,中國需要不止百年?
在多數發達國家人的眼裡,中國是一個落後國家,這裡所謂的落後不是指GDP和物質生活水平等,而是整個社會的公民素質和公德心,正如很多發達國家更多的是把中國的崛起看作自己的機會而不是懼怕:「中國社會自己內部的矛盾本身就可以制約它真正地走向強大」(華盛頓郵報標題)。
十九世紀末來華的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在《中國人的性格》一書中曾說:「讓我們再重複一遍,中國需要的東西不多,只是人格和良心」。到了一個多世紀以後、2011年的斯諾克中國賽上,英國選手墨菲還在抱怨:「中國觀眾的行為非常沒有禮貌,這種情況七年裡從未改善」。「中國人,便後請沖水」、「請安靜」、「請不要隨地吐痰」等這種僅以簡體中文標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國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法國、德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頻現。
今晚,華盛頓的地方頻道再次驚現曝光中國遊客的畫面:在白宮前拉斐爾公園裡脫掉鞋子的一排遊客;航空航天博物館的麥當勞裡其他人收拾乾淨的桌面和中國遊客留下山高的垃圾,其中還有很多中國食品的包裝袋(在美國餐館是不能自帶食品食用的);保安錄像裡裝走大量免費使用的紙巾、叉子、番茄醬的鏡頭;旅遊大巴前互指著鼻子對罵的兩個中國男人…… 我的心裏極不受用,怕正在我身旁讀書的丫丫看到,連忙關了電視,不想還是晚了,只聽到她幽幽地來了一句:媽咪那說的又不是你……
當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熱情地擁抱中國遊客的「錢多、人傻」這龐大的購買力對本國經濟的刺激時,也同時給中國人冠上了不文明和粗魯的帽子。很多事實就像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裡對中國人的大嗓門諷刺得那樣:「兩個廣東人在美國街邊說話,美國人認為他們馬上要打架,急撥電話報案。警察來了,問兩人在幹什麼,他們說:我們正在耳語。」中國人缺乏公共空間的基本禮貌,肆無忌憚地大聲喧嘩,碰了別人後毫無感覺更不會致歉,一句不合便惡語相向、並揮拳腳,隨地吐痰,人心冷漠等等,這些惡習近年來愈演愈烈,頻有曝光,隨著遊人走出國界又開始揚名海外。
(當街抽煙就罷了,還遞給動物...)
美國孟菲斯大學歷史系教授孫隆基在其《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把「缺乏公共空間的基本禮貌」從心理學上歸結於國人對嬰兒排泄習慣的訓練太過隨便,包括穿開襠褲,隨處大小便等,受這種教育長大的人很難控制自己將「糞便」任意地倒入客觀世界的傾向,其中包括在公共場所「動輒毫無節制地將怒氣和敵意發泄在陌生人身上,以及一種克制不住的侮辱別人的衝動」。這種傾向如今還加倍放大到網路論壇上,一方說話不禮貌,另一方馬上就會用更不禮貌的話罵回去,所謂的辯論,常常是抓住對方的一個漏洞,不停地進行人身攻擊。
泱泱的禮儀之邦,卻恰恰在最基本的禮儀方面出了問題。近百年來中國的發展表明,在GDP全球第二的光鮮外衣之下,蓋著的是中國文化那傷痕纍纍的肌體,國民素質正逐漸成為國力發展的最大障礙。很多專家把這種文化的缺失歸結為「人口過剩導致社會粗俗化」;也有一些學者把國人的不禮貌行為歸結於文革遺風,認為跟長期的階級鬥爭教育密切相關;更有人認為國人的不文明行為是由資源匱乏導致的恐慌造成的。
(專賣店裡搶購的中國人)
但實際上要講資源匱乏的話,整個亞洲都是,尤其去年日本發生了史上最強烈的地震和海嘯後,災民並沒有哄搶物資,而是一如既往地謙讓禮貌,避難所裡干乾淨淨、秩序井然,災難中日本人所自然表露出的自我管理能力,連近年飽受風災的美國人都自嘆不如。在問及何時中國人的素質才能趕上日本時,旅日前輩學者馬成三教授感慨地斷定:「至少要300年」,這或許有些誇張,但同是資源缺乏,同是東方文化,日本如何在提高國民素質方面成為亞洲和世界的典範,著實值得國人認真思索。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在美國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那是兩年前的某一天,我帶著丫丫從餐廳吃飯出來,停車場裡空蕩蕩的,只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帶著花鏡、俯身趴在我的車上一筆一畫地慢慢寫著,原來她剛買了一輛加長轎車,第一次開出來,倒車時沒掌握好車距蹭到了我的車尾,按照美國的法律,若車主不在的話肇事者需要留下聯絡方式,以便無過錯方交給保險公司或私下進行賠償。你或許會問:有沒有私自跑掉的呢?我想肯定會有,但警察調出停車場的監控錄像就可以查出肇事車牌,一個簡單的交通事故便會上升到刑事上的非法逃逸,更關鍵的事實是在美國極少有人會這樣去做,試想一下,在中國有多少人能做到這點?更重要的是,兒童是學習社會公德的最重要時期(美國專家語),目睹眼前一切的丫丫,將來自會把這種做法當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想到這裡,題目中的「百年之說」或許真的不是誇張。
有讓世界嚮往之精神的民族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禮儀的後面是文化,沒有文化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國民素質和公德心之間是有著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係的。現在很多的政府官員自己就貪污腐敗,上行下效,國民素質又能怎樣呢?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