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像一個極有耐心的女子,每天,點點滴滴,輕輕柔柔的梳妝打扮,總有耐心,總不厭倦。
我剛從北方來到南方工作的時候,正當年紀輕輕,不知深淺只時,早聽說南方的梅雨,多麼難熬,衣物不容易晾乾,屋子裡有潮濕的霉味,廚房灶臺的一滴水珠也不容易乾燥,地板身上到處濕漉漉粘膩膩的,一個月見不到陽光,別提多難受。
這該詛咒的梅雨,當我親身經歷時,感觸更深。
我把洗過的衣物晾過之後,全拿起聞聞,看看有沒有特殊霉味;另外也檢查房間的水氣如何會幹燥起來;盼望太陽出來,一覽無餘的照射,天空毫無陰霾可言,還有,希望自由自在的晾晒衣物,散步遊玩等等。
梅雨的確給生活帶來某些不便。回想以前的生活和感受,現在認為自己當初的想法很好笑。
當初,自己討厭梅雨的想法,其實是自找的。原因如下:
首先是自己道聽途說梅雨的不好之處,如何讓人生活不方便,在思想上留下了不愉快的禍根。 比起那些從不輕通道聽途說,意志堅定,以眼見為實的人來說,哈,自己輕易讓自己提前上了枷鎖,簡直是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其次,自己並沒有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以反思維的姿態來觀察梅雨,自己只是遵循腦子裡形成的主觀映像,驗證和擴大自己主觀的既有意識,自我表現為為梅雨帶來的不便尋找羅列種種證據,並添油加醋,唯恐不能引起人們的同感和憎恨,我甚至回想起小時候在南方鄉間看到的情景,暴雨後,一隻小雞在水窪裡掙扎的情形----聯想時思考,讓人更敏感,智慧,有時走向反面,更不見的是真實的。
真實的我親眼見的情景是什麼---梅雨中,我從沒有見到小雞在水窪裡掙扎。
因為總在一個既定的思維方式下思考問題,所以也總是離題不遠,總在考慮相關的連鎖的問題,即梅雨如何不受歡迎。想想自己還要常常驗證晾乾的衣物有無霉味,如此勞神地去扑風捉影,真是好笑。
生活中總有然而,梅雨不受歡迎,這不是個鐵定的結論。
在雲南今年百年不遇的大旱搶險時,我已經開始悄悄地惦記起我們的梅雨了,如果梅雨來了,除了豐足的雨水可以澆透莊稼,還可以讓水庫儲存滿當,多好的雨水,天下無雙吧。
另外,梅雨季節,天氣涼爽,無形中雨水調節了夏季來臨的熱浪,對人的身體來說,涼爽自然的溫度,抵抗熱浪,其實也算是養生。
梅雨還有別的好處,南方城市的大樓裡,因為梅雨的涼爽,白領們不需要開多少空調降溫,無形中節省了電源,促進了環保。
有些失眠的人,還有孩子和老人,應該在有雨聲的夜晚睡的香甜一些,梅雨的節奏,可以幫助身心恢復疲勞,讓睡眠安穩。經過春天的蓬勃生發,梅雨季節,不失是個養精蓄銳的好階段,而後身體能夠含蓄待發,以迎接盛夏的酷暑。
至於洗衣做飯的水氣,現代生活裡,這些多沒有問題,衣物可以少洗,另外也不缺換洗衣物。飯可以簡單和少做,梅雨的日子也不好儲存。活動量減少,也不適合進食太多, 順應季節,我們還能節省能源不少。
不知從何時起,我已經習慣在這樣的日子裡,看看書,安安靜靜簡單的生活了。回想起多年前在雨中的寂寞和不滿,我認為其實是自己內心的浮躁和不安所致,因為自己,不懂得欣賞自然,思維類型為同化性的簡單幼稚。
現在喜歡梅雨,還有一個理性的緣由,那就是梅雨對萬物可滋潤的生命,從不放棄,讓每一個枝葉根莖,濕透潤透,由裡達表,充分體現了天雨的公正和執著。換句話講,梅雨還是三民主義的實踐者呢。
俗語說「天雨之廣,不潤無根之草」,而被天雨無法憐顧的無根之草,只是那些反自然,反生命的讓人困惑之舉。
有理由相信,未來無數日子裡的每一個梅雨季節,都被芸芸眾生所期待和盼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