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神 美國夢(圖)
圖為《華盛頓時報》的Andrew Harnik獲The Eyes of History 2012年度政治新聞圖片獎作品/看中國配圖
《華盛頓時報》刊登《美國精神》一書作者Ed Feulner的文章,文章稱,克服逆境的美國精神在當下依舊存在。以下是他的文章節選:
美國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最近,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撰寫題為《美國夢是一個謎》的文章,文中的觀點好像認同這一說法。《今日美國》和蓋洛普的民調也顯示,五分之四的美國人不認為下一代的生活會比父母好。
諸如這樣的負面看法並不新鮮,經濟困難時期滋生悲觀態度。但有時候,我們應該提醒自己切勿忘記美國的立國原則,應該和那些曾經創造了這個國家的天才重新建立聯繫。美國是唯一一個以思想並非身份立國的國家。
基於以上原因,我和朋友布瑞恩聯手撰寫了《美國精神》一書,在書的前言中,布瑞恩稱,「今天,數百萬美國人不清楚為什麼美國是世界上,乃至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家,這令人感到羞愧。」
「美國夢」這一詞彙本身就揭示了與眾不同的東西,在人類歷史上,只有一個國家附著「夢想」這一詞彙。世界上,不存在法國夢或者俄羅斯夢,自美國建國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嚮往「美國夢」,來自194個國家的人們已經來到美國追求這一夢想。
在美國,人們不在乎你的背景,不問家庭優劣,做自己的事情,過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歸自己掌控,隨時可以決定改變自己,做完全不同的事情。詮釋你自己命運的自由最終來源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我們,只要上帝是自由的,我們就是自由的。
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將一些美好的社會願景從上到下強加在人們身上,而是賦予人們可以隨意利用上帝「恩賜」的自由。選擇人們掌控政府的共和形式,體現了先父們相信個人更有能力知道自己或家庭的最佳利益所在。這就是他們為什麼創建了可以保護公民權利不受政府侵害的憲法,這些權利並非政府所賦予。
有些人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實驗」失敗了。但我持不同的看法,在過去,我們面臨過棘手的問題,然而,積極樂觀的態度戰勝了這一切。假如我們堅持美國精神和美國價值觀,我們照常可以克服當前的困難。
原標題: 華盛頓時報:美國精神並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