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黨與商業(圖)
《黨:中共統治者的秘密世界》封面
在「八九民運」所留下的個人和政治印跡依舊很鮮紅的1991年底,一些官員、學者和報社編輯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幾百公尺外的北京飯店會議室。在會議舉行、宣言擬定不久,即為支持這場使立即表明與其無關。幾年後,出席者的名單人仍引發議論,尤其是陳元,當時他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屬於太子黨,是著名中央計畫推行者陳雲之子。不過,日後引起強大反彈的會議主題倒是毋庸置疑,聚會當時肅殺的政治氣氛也一樣。
黨決定動用軍隊鎮壓天安門廣場和周邊大道的抗議者,使得人民心寒。經濟政策限於強硬派與開放派的鬥爭,前者視鎮壓為重回老式國家控制的契機,後者以鄧小平為首,謀求奪回鞏固市場改革的主導權。許多知識份子對鎮壓異議人士及處罰抗議者的殘酷手段,仍深感痛苦和難過。
蘇聯集團逐步解體所帶來的衝擊,撼動了整個體制。北京飯店會議不久前,戈爾巴喬夫已被軍事政變推翻,中國先是高興,接著幾天後見他重新勉強上臺,頓感不快。在中國人眼中,戈爾巴喬夫是破壞全球共產主義的罪魁禍首。他的政治改革,不僅嚴重削弱蘇聯本土的共產黨,還丟下所有東歐兄弟共黨不管,看著它們一個接一個在他身旁垮臺。
有鑒於所有這些事件,北京飯店會議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隨著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地崩潰,要如何確保共黨在中國的生存?會議得出的結論,寫成14,000字的宣言《蘇聯劇變之後中國的現實應對與戰略選擇》,有點激進,但也有先見之明。宣言提到黨領導軍隊時說:「共產黨不僅要抓槍桿子,而且要抓財產經濟。」換言之,黨要擁有中國名下龐大遼闊的資產,不管是大型能源企業和實業公司,還是土地,一切資產全都隸屬於黨,而不是政府。
以今天強大並充滿自信的中國,其快速發展的經濟與繁榮帶來的財富來看,很容易忘了當時沒有人保證它能成功。相反地,六四後的中國陷入愁雲慘霧和政治僵局,因為西方國家制裁而被國際孤立。這些年來,黨成功壓制國內各地對天安門事件的討論,以致現在青少年全然不知此事,很多外國人也認為不值一提。總書記趙紫陽在一九八九年因為反對使用武力而下臺,在他於2000年初過世時,許多30歲以下的中國人甚至不識此人,因為宣傳部自從他下臺後在整整十六年裡,禁止媒體報導他。
……
經濟改革初期,與大型國企打交道的許多外國人覺得,自己很像「八零年代」初期負責上海寶鋼發電廠談判的日本三菱主管。當中方在會談壓倒日方並迫使他們讓步,日本人很不爽。三菱高階主管高喊:「是的,談判你們是贏了,但是你們是用國家隊打我們企業隊!」國企巨頭陳錦華在傳記《親歷中國改革:陳錦華國事憶述》講到這件事,他說日本人是對的。陳錦華寫道:「為了這次談判,我們把當時電力系統中的許多強將都請來了,日本的三菱作為一個公司是不可能做到這點的。這個例子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協作的優越性。」
二十年後,當中海油這個大型國企航向境外,現在以「中國公司」已為人熟知的社會主義大協作,既佔盡優勢也讓人尷尬。雪上加霜的是,國企之間已不再像過去那樣有所謂的社會主義大協作。取而代之的是,黨設立了一種社會主義的競爭形式,以善加利用國有部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公司」早已不再是陳錦華所描繪的巨怪,而是貪婪龐大的魚群:它們對身旁的魚保持警覺,儘管游往同一方向;中國企業在國內與海外各自爭取交易,就像魚群追逐少量的食物;整群魚由共產黨這條母魚指導,其競爭力不輸海中的任何大型動物。
中國過去三十年的轉型,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人民的動物本能,許多人抓住機會,幾十年來第一次賺到錢。比較難懂的是黨如何同時解放政府的動物本能,力量之強大超出想像。黨面對的國企問題在一夜間完全改觀:九零年代,黨擔心企業的存活;二十一世紀初,黨擔心的問題變成了如何管束,因為改造後的企業是如此龐大、富裕和雄心勃勃,其中許多還只是剛起步而已。
《黨:中共統治者的秘密世界》(第二章):第二章 "中國公司"——黨與商業(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