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苦逼的教育

 2012-05-19 22: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我的同事Jim也是老師,他和我經常切磋教學方法。有一天他從教室回來,問我:你聽到教學樓那邊傳來的爆炸聲沒有?

我一驚。

他笑著說:It's students' minds being blown away!  他是說他用的某個教學方法管用,學生為之震撼,教學效果形勢大好。 It blows my mind. 意思是某事聽來讓你震撼,約等於中文中說的「震撼麻痺而昏倒」。思維的激盪,也可以這麼說。一個老師,最欣慰的事情,是在學生的心中點燃了火焰,引發了他們思維的大爆炸。愛爾蘭詩人葉芝說過:學習不是填滿水桶,而是點燃火焰。作為一個教育者,我把這句話當成了座右銘。這種激情的培養,是一門細活,所以關於學生學習動力的書汗牛充棟。

我曾經從瑞典一培訓公司瞭解到一種教學法,叫Discovery learning, 發現式學習。該方法強調學習是探索和發現的過程。這個過程裡老師不多灌輸,而是藉助遊戲和活動,讓孩子大腦裡的燈自己點亮,出現Aha moment, 亦即我們所稱的開竅。

英文中關於學習的話語,多於發現、探索、驚奇、喜悅有關。學習不完全都是讓人喜悅的過程,但是學習過程也不必要排除喜悅。但中文語境裡的學習,似乎更偏重吃苦,甚至不知道為什麼吃苦,吃苦是要達到什麼目的。

近日在中文學校,聽到兩個講座,一個是說釣魚,一個說教學。在教學的講座上,一輩子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張教授總結說:中國關於學習的成語習語,多半和「吃苦」有關。比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頭懸樑錐刺股」,「十年寒窗苦」,等等等等,學習被認為全是苦差。用Outliers裡的話來說,這就是我們這個農業社會的「水稻田心理」,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這一點不容否認,但我們也看到。方法不得要領,不能入門的人,再吃苦也沒有用。

在釣魚的講座上,我發現,有經驗的釣魚者,會有機調配魚的品種,水的深淺,氣候的變化,魚餌的配置等多種因素,才能經常釣到魚。一個有經驗的老農,和一個有經驗的釣魚人一樣,知道作物、土壤、天氣和季節的相互作用,能合理調配,創造出最適宜成長的環境,故而能花相對少的功夫,把莊稼種好。不得要領,只靠苦學的辦法耗時間耗身體,靠「苦」來「學」的做法,有時候純粹是折騰。農家養小雞,有經驗的農婦叫小孩不要老是折騰,一會兒抓手裡,一會兒放窩裡,一會兒餵蟲,一會兒餵米。你會活活把它「盤」死。

由此我這裡說到第二個話題,小孩的興趣是,怎麼沒被盤活,而給「盤」死了?如果說在」怎麼學「的問題上,老師用「苦」字糟蹋了興趣。其實此前在」學什麼「的問題上,家長已經用「逼」的方法糟蹋了一回。他們逼孩子學習他們不喜歡的東西,「為他們好」,「他們日後會感謝我們」。我不否認這麼做積極的作用,但是也有很多反例,讓我們懷疑這種做法的效果。聽說有學生在父母逼迫之下,學習鋼琴,拿到最高級別證書之後,就丟掉,再也不彈,讓過去自己和父母所有的心血都付之東流。與其懷著一身技藝最終自廢武功,倒不如我們這樣純粹的樂盲 —— 尚能帶著對於藝術的嚮往和崇敬,去走近它。雖不知關節與經脈之所在,倒目有全牛,能去欣賞完整的音樂帶來的衝擊   —— 接受這種衝擊有時候是不需要專業知識的,只要你的熱愛沒有給摧毀掉。Sir Ken Robinson寫了一本書: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他說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熱愛,passion, 其他的一切,比如專業、職業、名利,都會take care of themselves.  我們中國的父母,在摧毀孩子的興趣愛好上可謂誨人不倦,說句不好聽的話,有很多人是在「為你好」的名義下,給孩子的思想裡下慢性毒藥。

這種一苦二逼的教育,造就的是苦逼的人生。我們用工業思維,讓孩子像流水線上的零配件一樣,一個接一個補充我們認為重要的技能,讓他們匆匆走過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不讓他們散漫地在遊戲中學,去探索,去想像,去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到了成年之後,容易變成一個乏味的人,一個空洞的人,甚至是一個有害的人。除了工作,除了換房子,請問還會什麼?還喜歡什麼?

逼迫孩子學習的爸媽也稱虎媽虎爸,美國人對這個概念的反應跟過山車一般。一開始十分震驚,接著開始反省,但是再接著覺得不過如此,自己該怎樣怎樣。到現在,這種威逼類型的中式女性,又回到了起點,成臉譜化貶義詞了。 Salon雜誌最近一期上有一篇關於「剩女」的文章,文中說女性傾向於」高攀「(marry up), 找比自己強的,所以一些高學歷高工資的女性成功得嫁不出去。而男性,則習慣」低就「(marry down), 亦即找比自己遜色的。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有位評論者的發言很有意思:

Maybe these imperishable leftovers should use their prowess to take on the real culprit -- the legions of dragon mothers who scare boys forever after away from strong women. Poor guys.

意思是這些剩女要怪就要怪那些張牙舞爪的龍媽虎媽,是她們太要強,害得孩子從小萎縮,活在她們的陰影之下,感到壓抑,長大以後,都不敢娶比自己更出色的女子。如果這種心理確實存在,那是足以和俄狄浦斯情結(弒父娶母)相對應的心理畸形,值得學者研究。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努力訓練自己不要做這樣的父母吧。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