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uel Johnson說如果你厭倦了倫敦,就厭倦了生活。這句提起倫敦被說到爛俗的話卻最能概括倫敦這座城市。在倫敦生活了十六個月,看似很漫長,但畢竟不是每日在外行走,這十六個月去的地方也很有限。對於倫敦這座偉大優雅有內涵的城市來說,十六個月實在太短暫,以致於快要離開時依然覺得,這是一座充滿了驚喜的城市。今年又是奧運年了,倫敦大概會是今年的熱門城市,我也來湊個熱鬧,寫寫我最愛的倫敦吧。很遺憾,照片其實拍的很少,也沒有即使寫下文字來記錄,現如今,只好翻翻照片,寫些有的沒的回憶了。
Bloomsbury最出名的景點應該就是大英博物館了。也許當它觸手可及時反而不會想到去珍惜,一直到快要離開時,才想起去看一看埃及的木乃伊。在Bloomsbury,我的活動範圍通常是從King's Cross到Tottenham Court Road。從King's Cross走到Euston需要十五分種,從Euston再走到Tottenham Court Rd Station大概還要二十多分種。雖然倫敦很大,但其實走著也能逛一區。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從Tottenham Court Rd到Euston這麼短的路居然可以有四站地鐵。
倫敦的地鐵眾所周知地貴,所以從King's Cross到Euston的這一站路,我一般都用走的。於是,我便會依次看到這些:King's Cross旁邊的大酒店,大英圖書館的紅牆,沿街的二手書店,咖啡店披薩店,Euston附近的高樓,小教堂。King's Cross被很多人認為是倫敦最臭名昭著的地鐵站,但一年多來,我除了有一次下大雨走回學校,被人故意狠狠撞了下,以及有混血青年大聲問我Where are you from? China, Japan, Korea, Mongolia?除此之外,一切安好。
King's Cross St Pancras旁邊的大Hotel
King's Cross附近的小酒館。英國的店都很小,下班之後,經常可以看見街邊拿著大杯啤酒三三兩兩或者圍城一圈聊天的人。
電話亭也有黑色的,裡面貼滿了各種尺度暴露的小廣告。電話好像是60p一分鐘。現在手機都普及了,已經沒看過誰還在電話亭裡打電話了。
Euston雖然沒有King’s Cross大,也只有Northern Line和Victoria Line,但走了這麼長時間,偶爾還是會迷路。上下班高峰期,地鐵門口都會擺Metro,Evening standard之類的免費報紙。地鐵站門口有一個很小的花園,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人賣5鎊一本的慈善雜誌,向拖著行李箱,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推銷。
Bloomsbury有很多大學。倫敦寸土寸金,和國內那些動輒校園裡就需要巴士的學校比,這裡真算得上是袖珍了。隨便一走就到城市幹道了。學校裡通常都只有教學樓,宿舍則分布在全市的各個地方。倫敦的大學,正應了梅貽奇說的吶句「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特別是Bedford Square旁邊的AA,如果恰好碰到沒有挂橫幅的時候,幾乎都找不到它的入口。每次路過這裡都禁不住感嘆,這樣一幢不起眼的小樓走出了多少現在活躍的大師,這幢小樓是多少人的dream school。
Gower Street這一段單行道,大部分時間裏,我都是坐在去中國城的double decker的二層看到的。難得用雙腿踏過,也多半是因為要去jessops沖膠卷。這條經常堵車的路,兩旁其實有很多有意思的小路,其中一條便是通向大英博物館的。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路旁邊的幾家二手書店,還有一家專門賣雨傘的商店,雖然我從未進去逛過。
和Gower Street平行的Tottenham Court Rd是一區比較寬的馬路了。每次從Torrington Place走過去都能看見正對的小教堂的門牌上的中文字,好像是一間和華人有關的教會。Japanese Canteen解決了好幾頓午餐,小路上的三峽人家是週五下了設計課或者每逢crits結束大家聚餐的地方,第一次去那家三層樓的Paperchase發現,倫敦的文具真多,應有盡有,特別是紙製品,雖然很多價格不菲,但用起來應該是很出彩的,街道上琳琅滿目的相機店電腦店通常也只是window shopping。Goodge Street地鐵站門口有家水果攤,到了車厘子的季節,稱上一兩磅帶回家都是一天中令人愉悅的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