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論鏡——影像專家切磋新老鏡頭
時間:2011年6月27日。
地點:北京798藝術區「綠影室」攝影工作室。
內容:影像技術專家、攝影師和鏡頭藏家相聚一堂,清茶一杯,共同切磋「新鏡頭好還是老鏡頭好」等熱門話題。
新、老鏡頭的界定
陳奇軍:現在人們經常說起「新鏡頭」和「老鏡頭」的概念,那麼,各位專家是如何看待新、老鏡頭的劃分呢?
鐘旭東:新、老鏡頭有幾種劃分方法,比如可以根據數碼頭與非數碼頭,或者根據光學設計的不同、年代的不同等來區分。不過,我覺得還是應該從市場的角度,也就是說從鏡頭生產廠家對大眾的姿態和形式上來劃分更有道理。
攝影在早期的作用跟現在並不相同。由於成本和製作方面的原因,攝影活動當初只屬於一小撮人的專利。當時的鏡頭產量非常低,廠家在鏡頭研發與生產上是不惜工本的,這種情況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真是不可理解。當初有很多鏡頭只製作了很少一部分,甚至僅僅生產了幾個個體就不再繼續了;還有的研發後並沒有投入實際生產。這種狀況什麼時間改變的呢?是一次世界大戰後,確切地說是1936年前後,從那時起攝影開始進入民間,普通大眾有了接觸攝影的機會。鏡頭廠商也開始從商品的角度去考慮更多的問題,因為他們製作的東西是給大眾的,所以從研發階段就要考慮最終的產品將來賣給誰,賣多少錢,這就必須考慮研發製作成本。當然,現在如果廠家不計工本,將最尖端的技術和最好的材料用到鏡頭上去,也可以做出非常好的鏡頭。但是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鏡頭,消費者是否能夠接受?如果消費者接受不了,廠家就沒有回報,甚至虧本,自然沒有人會做這種傻事。所以我認為,鏡頭生產的出發點決定了鏡頭的質量差異,這也成了新、老鏡頭的分水嶺。
錢元凱:我比較傾向於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劃分新、老鏡頭。
大家都知道,要想得到一款好的鏡頭,就是要把像差做得更小。「上帝做的鏡頭」應該是這樣的:物方平面上任何一個點,都能夠在像方相應位置形成一個理想的點,而且點的位置、大小、顏色、明暗都要理想,只有這樣,景物才能原汁原味地按照幾何光學原理恢復到像平面上——事實上,這種理想的鏡頭人類是不可能做出來的,只能說無限接近。
讓我們再來瞭解一下攝影鏡頭的研發史。攝影術發明早期,人們對於鏡頭沒有多少理論知識,無非就是試著磨,磨製一片不行後再接著磨,這樣反覆嘗試,直到覺得差不多為止。19世紀末,光學計算參與了鏡頭的設計,這時候就不再單憑運氣,而是靠理論來指導實踐,這樣能以更少的時間得到更好的結果。1890年至1900年前後依靠的是手工計算,一個鏡片曲面需要計算5分鐘之久。有了電子計算器之後,5秒鐘就可以計算一個鏡片曲面。到了1970年代中期,隨著計算機的問世,鏡頭研發階段的計算就快多了,1秒鐘可以計算上萬個曲面。從前三個月的工作,現在不到1秒鐘就完成了。自從有了現代計算機輔助設計後,克服各種像差較之前容易得多,從而也更容易製造出更優質的鏡頭。所以我認為,有無計算機輔助設計,是新鏡頭和老鏡頭最重要的分水嶺,時間大體上在1975年前後。
何春雷:鏡頭是否屬於商品化生產、有沒有鍍膜、有無計算機輔助設計、數碼化和非數碼化等,都可以作為新、老鏡頭劃分的界線。
黃慧雄:從我得到的羅敦斯德、施耐德廠方的內部資料來看,計算機輔助設計作為新、老鏡頭的分水嶺很有道理,這應該在1976年之後。
新鏡頭好還是老鏡頭好
何春雷:老鏡頭往往個性鮮明,有些型號具有獨到的設計。比如拍攝人像,現在的任何鏡頭也比不過海利亞(Heliar)以及布希(Busch)。你要是玩調子,再干也干不過寇麗尼亞(Collinear)、達戈爾(Dogor)、普羅塔(Protar)。這三種鏡頭如今不僅僅成了古董,在某些領域還具有獨特的優勢,新鏡頭與它們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鐘旭東:光學技術在不斷進步,這一點毋庸置疑。不過現在的大畫幅鏡頭,大都還在採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光學設計。19世紀末光學設計已經到了頂峰,那時候做的鏡頭是光學技術頂峰的產物。現在的新鏡頭,並不能代表當代光學技術成就的頂峰,原因就像前面所說的,商家現在要從商業的角度去考慮鏡頭的研發與生產。所以,咱們不能拿現在的鏡頭跟早期最好的鏡頭比較。
要是比較的話,也應該拿今天最好的鏡頭比過去最好的。現在一款好的電影鏡頭肯定會過百萬元,甚至更高。我前些天見到一位國外藝術家,他說剛剛在庫克公司定了一款電影鏡頭,價格為300萬歐元,相當於人民幣2800萬元,這款鏡頭的素質肯定非同一般。因此說,你只要願意出高價,廠家肯定會給你做出最好的鏡頭。但是,現在通常意義上的鏡頭與過去不能相比,因為現在廠家只有犧牲質量,才能獲取利潤空間。
錢元凱:我不同意貴的鏡頭就一定好,特別是過去的老鏡頭,價錢貴卻並不見得好。比如,非球面鏡片,早期需要靠手工研磨,效率和產量都很低,所以早期含非球面鏡片的鏡頭當然是天價。現在靠膠合非球面薄膜和壓鑄非球面技術,非球面鏡片的質量已經非常高了,其精度完全能夠和過去手工研磨的一樣,但成本卻大大降低了。還有低色散的鑭系玻璃等,過去全世界一年只能生產幾十千克,而現在你要多少人家就能給你生產多少。特殊色散、特殊折射率的玻璃主要在1985年到1995年前後得到廣泛普及,鏡頭的生產成本從那時起也從而大大降低了。
總之,我們不能單單以過去的鏡頭特別貴,就一定認為當時能夠做到精工細作,從而認為老鏡頭光學質量就是比現在的鏡頭好;同時我們也不能認為,現在的鏡頭便宜,就肯定是粗製濫造的結果,質量就肯定不如過去。我們要換個角度看待問題:科技發展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工藝簡化了,成本自然降低了,而鏡頭的光學素質也理應隨之提高了。
老鏡頭的價值體現
陳奇軍:現在各廠家鏡頭的種類已經非常豐富了,但是還有些人喜歡那些不容易搞到手的老鏡頭,這是為什麼?
鐘旭東:老頭喜歡「老頭」,是說喜歡老鏡頭的人年齡都偏大,他們往往有懷舊心理,而年輕人一般喜歡新鏡頭。現在玩老鏡頭的人,一般是從玩新鏡頭開始的。其實新鏡頭隨時都可以買到,玩新鏡頭玩的其實就是錢,但是玩老鏡頭玩的不僅僅是錢,這就像在潘家園淘古玩,玩的是感覺,有文化內涵在裡面。
其實,玩老鏡頭很麻煩的,有的連快門都沒有,需要改造才能用到相機上,但有人認為這個過程就是一種樂趣。不過,說句玩笑,你用清花瓷的古董碗吃飯,並不見得就比現在的新碗吃飯香。
何春雷:其實用所有的老碗都不如用現在的新碗吃飯更放心。
陳奇軍:老鏡頭從收藏的角度是否有保值和增值作用?
鐘旭東:從前老鏡頭是很不值錢的。過去沒人要的鏡頭,現在卻有很多人在瘋炒。當年APO-Lanthar賣到萬把元就頂到頭了,而現在50000元也拿不下。
我記得老鏡頭價格第一次攀高是1980年代,那時香港人、日本人、臺灣人滿世界收集老鏡頭,從而把價格抬高了。香港一個相機店主的兒子每個星期都要去歐洲買老鏡頭,他帶回的東西總是被大家一「搶」而光。老鏡頭價格第二次升高是2004年之後,這是因為中國內地的收藏熱引起的。
從收藏的角度,老鏡頭會越來越少,除了自然損耗之外,藏家買到寶貝後一般是不會再出手的。除非他不在世了,他的後代才有可能將這些老古董拿出去換錢花。有人說收藏鏡頭能增值,賺錢,這是不對的。比如,一款1900年代的普羅塔460mm鏡頭,前幾天賣到4600美元。相比它在1900年的136美元的賣價,可謂增值了,但是在1900年,136美元可以買到一套房子,現在4600美元能買到什麼呢?別說一套房子,恐怕連一張像樣的桌子也買不到了。所以說,從升值的角度投入相機和鏡頭收藏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關於鏡頭的味道
陳奇軍:喜歡老鏡頭的人說,一些老鏡頭具有獨特的味道,也就是說具有獨特的成像風格,這是新鏡頭所無法比擬的。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鐘旭東:在市面上能找到的老鏡頭不下於10000種,包括原生的、派生的、變種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世界許多國家在生產同一種光學設計的鏡頭,如天塞結構,你們說還有哪個廠家沒有做過天塞,沒有!中國都做過。但是並不是每個廠家做出來的天塞都是一模一樣的東西。一種光學設計到了不同的人手裡,會形成不同的風格和特色。這就像做飯一樣的道理,我們在座的諸位每人發倆雞蛋、倆西紅柿,其他材料也都一樣,但是我們每個人做出來的西紅柿炒雞蛋味道都會不同。鏡頭的風格跟設計師個人的喜好,甚至跟一個國家、一個地域的文化都有關係。比如以卡爾•蔡司為代表的德國鏡頭就特別霸道,顯得有勁;英國開發的鏡頭比較淡雅、中性;法國開發的鏡頭相對柔和;美國人做的鏡頭顯得粗獷;日本鏡頭過於艷麗……
我們現在最好不要用好壞來評判一款鏡頭,現在所說的色彩還原真實可謂好,這只不過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問題,但是也有人不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好與壞。比如19世紀發明的匹茲伐(Petzval)鏡頭,其實這是一個失敗的設計,球差、色差都沒有校正,拍攝的照片就中間實,外圈都是虛的,但是有人就是喜歡這種鏡頭,他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玩老鏡頭的人判斷鏡頭好壞,就跟人吃飯的道理一樣,有人喜歡辣,有人喜歡甜,有人喜歡清淡,蘿蔔青菜各有所好。什麼MTF曲線,什麼解析度數據等等,對喜歡老鏡頭的人沒用,他們從來不看這些——所謂的味道,是到了某一個階段的一種特殊感覺。
錢元凱:我們通常評價一款鏡頭好壞,還是依照共性的東西,討論的是共性的好與不好。如果按照味道來評價一款鏡頭,咱們就甭談了,因為所謂的味道就是各種像差的具體體現。比如有人生病垂死,有人健康陽光,我覺得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健康陽光之美,然而就有一部分人喜歡垂死時那種弱弱的所謂「美感」,如西施之美。談論這個我無話可說,我要說的還是共性之美。鏡頭所謂的味道屬於非常個性的東西,那是到了一定層次,有了特殊的追求時才談論的話題。如果一定讓設計師設計出有什麼味道的鏡頭,我覺得夠嗆。因為鏡頭設計師所研究的從來都是如何克服像差,千方百計接近「上帝做的鏡頭」,而不是故意「使壞」,加大鏡頭的一些像差,以便拍出所謂的味道。
鏡頭的個體差異
陳奇軍:1970年代之前還沒有大規模的流水線,老鏡頭都屬於手工製作。相對來說,它們的個體差異肯定比現在的鏡頭大。阿爾帕135單反相機系統的說明書裡有這樣的表述:阿爾帕擁有自己的實驗室,他們利用這個實驗室對所有的入廠鏡頭進行檢測,檢測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全部退回原生產廠。這種情況現在是否還存在?
黃慧雄:現在還有。我知道仙娜(Sinar)就這樣做,他們的實驗室有一個大軌道和投影設備,用於檢測鏡頭的光學質量,檢測合格的產品還打上自己的商標。其實,林哈夫的「林選」頭就是這個道理。
陳奇軍:鐘先生收藏了很多的老鏡頭,根據您的經驗,通過實際拍攝可否看出老鏡頭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
鐘旭東:那是肯定的。比如卡爾•蔡司的普羅塔鏡頭在1896年開始生產,到一戰期間就停產了。雖然在出廠的時候,每個個體都能夠達到當時的標準,但是由於戰爭、材料供應等原因,這種鏡頭不同批次、不同時代產的個體都會有差異。此外,卡爾•蔡司也把這個專利賣給其他多家工廠,不同廠家開發的產品質量是不同的。
陳奇軍:那也就是說,收藏老鏡頭不能光看成色,還要拿來拍攝檢測。
鐘旭東:對!從實用的角度應該檢測一下。比如我收藏的一款普羅塔鏡頭,少說也有70歲,別說二手鏡頭,20手也有了,它的實際拍攝效果也肯定不是當初那樣了。
陳奇軍:聽說福倫達APO-Lanthar鏡頭的鑭系玻璃時間長了會衰減。是從理論上存在衰減,還是有人見證過它的衰減?外觀上可否看出來衰減後的樣子?
鐘旭東:理論上是這樣的。外觀上一眼就看出來,表現為玻璃發黃。
陳奇軍:APO-Lanthar原來是無色透明的嗎?也就是說它當初不發黃嗎?
鐘旭東:我沒有見過它的衰減過程,但是我在1970年代見過當時威廉亚洲官网
版本的APO-Lanthar個體。它的顏色不偏黃,基本是無色的。
陳奇軍:剛才談的是老鏡頭個體差異問題。那麼,新鏡頭的光學素質是否也存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消費者在購買新鏡頭時,是否應該在商店裡篩選?
錢元凱:新鏡頭沒辦法在商店裡拍攝檢驗,商家也不允許這樣。生產方式的進步,造成新鏡頭的個體差異比老鏡頭來說大大降低。新鏡頭最差的個體也要比出廠標準要高,所以購買鏡頭時不要較真,鏡頭的細微差異不會影響到實際的拍攝。攝影愛好者應該認真琢磨自己的用光和構圖,真正把照片拍攝好才是關鍵。
鍍膜的作用
陳奇軍:對於鏡頭來說,鍍膜是否很重要?從開始階段有了單層鍍膜,到1970年代初期發明出多層鍍膜,再到當今的數碼優化鍍膜,哪個階段對於鏡頭的光學質量提高至關重要?
錢元凱:我覺得鍍膜開始應用那個階段最關鍵,也就是說有沒有鍍膜非常重要。
其實,1930年代就有了鏡頭鍍膜的概念,但是鏡頭鍍膜真正應用是在二戰之後。第一款變焦鏡頭在1933年世界博覽會就有了,但是多年以後也沒有見到第二個變焦鏡頭,而且第一款變焦鏡頭從來就沒有進入商業開發。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鍍膜。大家都知道,1塊玻璃有2個空氣接觸面,如果沒有鍍膜總共會損失9%的光線;要是有5塊玻璃,加在一起損失的光線就會接近60%,只有約40%的光線進去了,其餘的要麼是雜光,要麼就反射出去了。試想一下,變焦鏡頭通常都有十幾個鏡片,如果這種鏡頭沒有鍍膜,別說逆光拍攝了,即便是順光下拍攝的影像都會是灰灰的。
何春雷:不見得啊!我的寇麗尼亞和普羅塔老鏡頭沒有鍍膜,但沒有發現灰灰的問題,它們的表現還不錯,從拍的片子來看一點都不發灰啊。
錢元凱:這是因為你的鏡頭鏡片數量少的原因。即便鏡片少,沒有鍍膜也是不行的。不知道你的寇麗尼亞和普羅塔在逆光下拍攝了嗎?逆光拍攝肯定灰灰的。
鐘旭東:實際上,鍍膜早就發明出來了,只不過是用在攝影以外的領域。我覺得,鍍膜可以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鍍膜有很多功能,其中一個就是利用鍍膜校正顏色。鍍膜應用之前,需要用不同材質的光學玻璃來校正顏色,現在則利用鍍膜替代光學玻璃的作用,這樣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了。
錢元凱:鍍膜可以平衡不同光線的透過率,因為不同的光學玻璃都輕微吸收某種光線,因而帶某種顏色。從前,鍍膜的作用一個是減少雜光,提高透光率,二是鍍膜要考慮色彩還原,平衡各種色彩。不過,現在數碼影像時代則基本不依靠鍍膜來平衡色彩了,因為有了更有效的手段,這就是數碼相機的白平衡功能。
陳奇軍:有人說,鍍膜除了增加透光率之外,還有副作用,如降低影像細節表現能力。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錢元凱:這種說法毫無道理。還原影像層次的能力為銳度,還原影像細節的能力為解析度。鍍膜增加了透光率,不僅能改善影像的反差,也能增加細節再現能力。
數碼頭和非數碼頭的區別
陳奇軍:近些年又有了數字鏡頭或者叫數碼頭的概念,在數碼相機上,數碼頭和非數碼頭的差異大嗎?
錢元凱:數碼頭用在傳統相機上可能看不出多大的優勢,但是在數碼相機上優勢非常明顯。特別是廣角鏡頭領域,過去的傳統廣角鏡頭用在數碼相機上就很不靈,不光邊緣解析度下降明顯,而且還都伴有明顯的暗角和色散現象,現在生產的數碼頭就好多了。數碼頭與非數碼頭的差異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採用新的鍍膜技術。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反光非常強烈,而膠片的吸光效果很好,基本不反光,所以數碼鏡頭必須改進鍍膜,才能降低光線在感光元件和鏡片之間的反射強度,從而降低炫光和「鬼影」的負面影響。
二是遠光心光路。過去單反相機廣角鏡頭的後鏡片往前移,這是為了給反光鏡讓路,被迫採用了反望遠設計;現在的廣角鏡頭不僅僅是為了避開反光鏡,更是為了數碼相機的成像特點而採用了遠光心設計,鏡頭的後鏡片位置更加往前,遠離感光元件,盡量做到光線垂直入射,以便提升邊緣成像質量。
三是數碼影像時代之後,各廠家專門為APS-C畫幅的數碼相機開發了專用鏡頭。這種專用鏡頭由於像場比全畫幅鏡頭更小,從而擁有更高的光學素質。
黃慧雄:數碼頭和非數碼頭的分水嶺應該是2001年。過去,受光體是無規律排列的膠片分子顆粒,表面反光很弱;而數碼相機採集的是光電信號,像素點採用有規律的矩陣式排列方式,而且感光元件上的紅外濾鏡反光相當強烈。鏡頭設計方面就要針對新的受體進行重新設計,這就產生了數碼鏡頭的概念。最早提出數碼鏡頭(Digital Lens)概念的應該是羅敦斯德和施耐德。
錢元凱:應該說,2000年之前發布的鏡頭全部都是傳統鏡頭。2000年至2004年間,凡是和數碼單反配套發布的鏡頭都是數碼頭,比如佳能EF 24-105mm f/4L USM鏡頭;凡是單獨星星點點發售的,幾乎都是傳統鏡頭。2004年後,膠片單反相機幾乎全部停產,因此從那以後發布的所有可換鏡頭都是數碼鏡頭。
作為鏡頭「副廠」,如適馬、騰龍、圖麗等,凡是數碼鏡頭都有明顯的標記,以示區別於其原來的傳統鏡頭。賓得由於沒有全畫幅相機,所以它沒有任何負擔,它所有的數碼鏡頭也都有標記。索尼從2006年才進入數碼單反領域,所以它的鏡頭也都是數碼鏡頭。佳能和尼康,作為兩家最大的數碼單反系統廠商,從來沒有對自己的全畫幅數碼鏡頭做有標記,也就是說它們並沒有把自己的數碼鏡頭與傳統鏡頭從形式上區分開來。
陳奇軍:我們前段時間做了幾組對比測試。比如,三款不同時代的尼康50mm f/1.4鏡頭和四款不同時代的尼康80(70)-200mm鏡頭。總的結論是,一代更比一代強。不過其中也有一個反常現象,這就是1995年發布的尼康AF 50mm f/1.4D鏡頭在縮小光圈後反光光暈非常嚴重,而且光圈越小越嚴重。反而1982年誕生的尼康Ai-S 50mm f/1.4鏡頭光暈不明顯,威廉亚洲官网
的AF-S 50mm f/1.4G也基本沒有光暈現象。巧合的是,1996年發布的尼康第三代「小鋼炮」縮小光圈後反光光暈也非常嚴重,呈現出的特點與其同時代的尼康AF 50mm f/1.4D鏡頭一樣。1989年發布的尼康第二代「小鋼炮」以及2000年以後發布的兩款「竹炮」都沒有這種現象。
我分析,造成尼康AF 50mm f/1.4D和尼康第三代「小鋼炮」反光光暈嚴重的原因並不是鏡頭的鍍膜,而是光圈葉片。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1990年代中期以後那段時間,尼康鏡頭光圈葉片的消光技術存在缺陷,反光比較強烈。由於膠片的吸光效果好,所以那批鏡頭的弱點在膠片相機上並沒有被更多的人發現;而在數碼相機上這種弱點暴露無疑。
所以我認為,數碼鏡頭的設計除了鏡片鍍膜技術改進之外,還應該包括在光圈、鏡筒壁、鏡尾等設計上採用新的防反光技術。
何春雷:當今的鏡頭與經典老鏡頭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當然,新鏡頭使用起來更加方便,也更實用。
鐘旭東:玩新鏡頭玩的其實就是錢,玩老鏡頭玩的是感覺,是文化。現在商品化生產的鏡頭,光學素質無法與當年不惜工本開發的老鏡頭相媲美。
錢元凱:我不同意貴的鏡頭就一定好,特別是過去的老鏡頭,貴,卻並不見得好。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說,新鏡頭要比老鏡頭更好。
黃慧雄:新型數碼鏡頭更加適合感光元件這種新的受體形式,所以當使用數碼相機時,數碼頭相比傳統頭更有優勢。
陳奇軍: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新版本的數碼鏡頭綜合成像素質一般都明顯強於其前代產品。
編後:在本期「特別關注」欄目中,為此撰文的作者在著筆上或許會因為個人偏愛,對一些鏡頭的看法有所偏頗;影像技術專家們對新、老鏡頭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些觀點甚至完全相左。其實,「真理並非唯一」,到底哪種說法更有道理,還是請讀者自己斟酌。
- 關鍵字搜索:
-
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