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習李體制下不得不變
雖然北京正在召開本屆人大、政協的最後一次會議,但是世人的焦點並沒有放在會議的內容上,而是聚焦在下一屆政治核心權力分配的幕後角逐上。根據目前的情勢看,雖然還有一些未知數,但是有關各方在兩個問題上似乎基本達成共識:一是黨、政最高領導安排會遵循五年前由江、胡妥協而產生的習、李體制;二是根據慣例,下一屆常委會中的絕大多數會從現有的尚未達到退休年齡的政治局委員中產生。
對很多中國人而言,這種由熟面孔來繼承現有權力的格局頗有些令人失望。因為從以往經歷看,這些「老人」已經被現有的權利網路和利益格局所羈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並不具備帶領一個大國真正走向世界和走向現代化的新思維和能力。當然,從執政者的角度看,中國社會的各個利益集團對未來的領導人的思路和風格比較熟悉,因此社會各階層政治、經濟利益博弈能夠基本延續當前的路數,從而保證社會不出現大的動盪。
胡、溫體制被世人看作是最無能的體制,胡、溫治下的十年被人們看作是「擊鼓傳花」、將矛盾推給下一代的十年。除了一些既不好看又不實惠的「親民秀」之外,在政策上沒有什麼大的作為。為了讓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能夠玩下去,他們不得不求助於毛澤東的幽靈,在政治、經濟制度上向改革之前全面復辟。胡、溫之所以能夠推延解決各類矛盾,全然得益於經濟體制改革和全球化給執政當局所帶來的「紅利」和政治上的高壓。如今,「紅利」已經被這一代領導人的無能消耗殆盡;而各類高壓手段也越來越失去效力。
與十年前相比,中國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今的中國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執政者的腐敗和由此帶來的民憤;二是中國的經濟對外部世界的依賴和分配制度向少數傾斜;三是中國國際政策失去了方向,在國內得不到多數民眾的認同,與鄰國的關係普遍緊張,同時為國際主流社會所不齒。習、李體制必須面對這些經年積累的矛盾。按照中國當前的政治規則,他們有十年的執政期,而這些矛盾等不到十年,甚至等不到五年。假如他們希望繼續胡、溫體制的擊鼓傳花遊戲,無異於在政治上自殺。
在習、李體制下,中國領導層的政治生態也將發生變化。與現任領導核心中的任何一個人相比,胡錦濤在政治權力的競爭中要領先十年至十五年。這種優勢使得其他人難以對他的權力形成真正的挑戰。習、李體制則全然不同。李克強一直是胡錦濤刻意栽培的接班人。但是由於江澤民的上海幫四年前發動的一場「政變」,習近平一夜之間躍居李克強之上,成了新的「皇儲」。這種歷史背景和兩人同時進入常委會的雙接班格局,為日後的權力鬥爭留下了伏筆。與此同時,現有的政治局常委候選人的政治履歷與習、李的距離相當接近,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曾經是習、李的直接上級。如果有機會向習、李中的任何一位發起權力挑戰,他們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政治操作上都沒有太大的障礙。
面對政治、經濟和外交矛盾的緊迫性,尤其是面對政治局常委內部可能出現的權力挑戰,無論是習近平還是李克強都必須要做一些事情來解決中國社會所面對的緊迫矛盾。像胡錦濤和溫家寶那樣只是作作姿態,顯然不是一個選項。但是任何真正解決矛盾的企圖,都可能會打破現有的「暫時性均衡」,從而為黨內和社會上的反對派爭取變革提供新的機會。至於習、李二人是否能夠應對這些新的變數,以及中國社會的各種力量是否已經成熟到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新的變數,現在還難說。但是有一點是一定的:那就是中國在習、李體制下不得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