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笑看周小川是如何辯護銀行暴利的

終於又在電視看見央行行長周小川同志那經典的笑容。這一次是面對記者的發問而顯現出來的,是對銀行的暴利進行了一點狡辯。

金融時報記者:「銀行暴利」的問題近來引起各方關注,有分析說,「銀行暴利」主要是和現階段存在的利率管制以及金融市場准入門檻較高等因素有關,對此央行有什麼看法?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和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還是有一定關係,剛才胡行長也說過,那麼下一階段尤其是今年存款保險制度會具體推進到什麼程度?也想瞭解一下央行這方面的打算。

周小川:首先,這個問題要有一個定義,用「暴利」這個詞恐怕有些過分了。銀行業系統今年恐怕還面臨著資本金不足的問題,還有一定的缺口。但是相對於其他行業,去年銀行業的利潤狀況確實是不錯的。同時我想講,對銀行業的利潤,大家要注意觀察,可能有多種因素,其中有一種因素是存在很大的週期性。大家知道,西方金融危機出現以來,有很多銀行由於自身的問題,特別是資本不足的問題,導致他們現在不怎麼活躍,也不怎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種狀況也表明,過去有些看著盈利很好的銀行現在怎麼情況這麼糟糕呢,這和經濟週期的關係比較大。

從亞洲金融風暴到現在,我國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利差大致在3%左右,其中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高一些,大約是3.6%左右。但是,大家也知道,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以及危機恢復期間,銀行是全面虧損,而且虧損留下的窟窿,之後好多年都沒有完全補上。可是那個時候的利差比較高,而現在的利差則有所收窄。所以,高利潤是不是完全是利差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說到利差,剛才胡副行長也談到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各方面內容,但是各個進程都需要穩步地進行。至於高利潤是否和金融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市場准入有關係?這個問題的提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可能由銀監會來回答更準確一些。是否和存保有關係,存保的建立,作為一種條件,會對於金融市場准入的放寬、對於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對於存款人的保護等各個方面都會起到積極作用,因此是寫入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內容,這件事情反正遲早是要向前推進的,這個推進確實對於各方面的改革是有好處的,對於將來的競爭格局會也會有好處。因此,這是個積極的因素。

從這裡可以看出,小川同志隻字不提商業銀行的高度壟斷,也不提負利率,更不提巨大的利差,卻大談週期性,意思是說,是銀行業正常的行為。那麼,我們先來看看負利率:

據《長江日報》報導,據國家統計局報告,2011年全年,我國CPI比上年上漲5.4%;而威廉亚洲官网 調整的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5%,百姓實際存款利息收益為-1.9%。也就是說,把錢存一年定期,一萬元會「縮水」190元。根據央行數據,截止到2011年年底,金融機構居民存款餘額達到35.2萬億元,如果按照這個規模計算,全國居民一年存款財富縮水達6600多億元,相當於全國居民人均財富縮水了500餘元。

資料顯示,在中國經濟市場中,負利率現象並不少見。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我國已經經歷了4次負利率階段。第一次是90年代初期,歷時38個月,持續時間最長。在此期間物價大幅上漲,央行兩次上調存款利率,並且動用了保值貼補率這一措施。不過,此次負利率出現6個月後,央行才第一次加息,名義利率最高到10.98%,加息幅度與27.7%的CPI同比增長幅度相比十分有限。

第二次負利率階段始於2003年底止於2005年初,程度並不像上次那麼嚴重,實際上也是3次負利率中最輕的一次:名義利率到達了歷史最低值1.98%,比當前2.25%低27個基點,CPI表現並不突出。本次負利率階段的通脹壓力遠小於第一次,通脹水平不高,並且新一輪經濟發展剛剛起步,因此央行在負利率一年後才選擇加息。

第三次「負利率」開始於2007年2月,歷時21個月。「負利率」前期居民存款活化更為顯著,後期二者的活定比均大幅回落,存款定期化趨勢抬頭,這與央行連續6次加息密切相關。

最近一次開始於2010年的2月,連續了24個月。此間央行使用了四次加息手段,將一年期存貸款利率上調了2%個百分點。

稍微算一算就應該知道,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縮水了多少。

再來看看銀行的利潤:

中國A股2010年全年利潤為17850億元,金融業利潤佔了8429億元; 而準備金按照78.7萬億凍結的資金大概是16.9萬億,如果按照3.5%的利息總成本大約為5900億元,按照銀行間拆借年率利息總成本8460億元。準備金的成本加上金融業利潤已經吞噬了幾乎中國所有行業的利潤,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商業銀行的利潤是何等的暴利?至少,我們可以說明,中國的利率是存在嚴重問題的。由此看來,我們的銀行,一方面以負利率蠶食城鄉居民的存款儲蓄讓他們私人蒙受財富縮水的痛苦;一方面以高利率在中小企業大發橫財,這還不是暴利嗎?

貨幣貶值這一塊,銀行業賺了多少錢,我們就不去說它了,因為大家心裏都有數。僅從這兩筆錢,可見我們的金融業是多麼富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牛刀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