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經濟學家多年來一直在剖析中國的經濟數據,試圖分辨政府是否向數據中「注了水」,以美化數據。大家達成的共識是,儘管來自省級政府的數據並不總是符合實情,但中國的經濟數據有所進步。
考慮到目前中國約一半的GDP增長由投資拉動,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王志浩(Stephen Green)決定物色一個能夠真實反映信貸增長狀況的指標,作為投資的先行指標。
其他經濟學家幹過類似的事,他們利用諸如用電量和貨運量之類的指標,判斷GDP數據是否切合實際。王志浩則打算利用挖掘機和輪式裝載機的銷量以及水泥產量作為線索,用來判斷未來數月的投資動向。
「這類機器用來挖坑和運載土石,對修路、房地產項目和採礦等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王志潔寫道。「當企業預見到即將出現一波新的投資潮時,他們肯定會大量購置這類機器。」
此話雖然聽上去極符合邏輯,但在研究了實際情況後,王志浩發現,上述論點在中國不能成立。他發現,這類設備的銷量實際上是個滯後指標,原因可能是企業在建設項目中往往等到「超負荷運轉」時才會投資購置新機器。更複雜的是,王志浩發現,一些家庭也參與到這類機器的投資中,原因是把這類機器出租個幾年,「回報勝於銀行存款」。這裡面的名堂,你就琢磨去吧。
水泥產量的增長一般來說是個很好的指標,但王志浩也發現,這個指標與實際投資增長是同步的,所以不能用於預測未來半年的投資動向。2011年末季中國水泥產量同比增長7%,而粗鋼產量僅增長3%。
在研究了各種經濟「足跡」後,王志浩表示,他得出的結論是,信貸增長或許才是最佳的先行指標。這方面情況並不妙:鐵道部正在拖延應付給供貨商的款項,而房地產開發商正在拖延支付材料錢,以及應支付給地方政府的地租。地方政府本身的貸款也正在展期,「限制了銀行能夠放貸的新資金數量」。
可是,「在中國,什麼才能作為信貸增長的先行指標」這個問題,仍然值得一問。答案是,政府政策。遺憾的是,政策可不好衡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