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正在構筑大底

大的底部到了嗎?重讀歷史上幾次股市大底形成前的風雲變化,對我們認知目前的行情應該會有較大的幫助。

政策救市已展開,力度仍有待加強

近十年A股曾經歷過998點和1664點兩次大底,其最終形成都離不開大規模的政策救市。

實際上自2004年9月開始,從落實「國九條」等一系列政策便不斷出臺救市,但A股幾度反彈輾轉後繼續下跌。在見底的最後階段,2005年4月29日,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其後滬深股市繼續下跌了10%左右,當時市場對股改分歧巨大。6月3日證監會明確表示,IPO和再融資暫停。6月6日,滬深股市開盤後迅速探底,最低到998點,其後二次探底1004點後,開始了一波波瀾壯闊的超級牛市。

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來襲,政策大規模救市是從2008年7月初開始的,以前所未見的強大維穩輿論攻勢為主要手段的救市行動,結果都未能成功扭轉股市長期下跌的趨勢。但這並沒有阻擋救市的步伐,9月16日,暫停新股發行,9月19日,降低印花稅等三大利好齊發。10月28日,股指終於見底1664點,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拉動內需十項措施和4萬億元投資計畫,自低點橫盤8天後,市場正式開始新一輪牛市。

2005年A股大底主要是基於股市制度層面的改革而形成的,而2008年的股市大底的形成更多源自經濟層面的大規模刺激。總體來看,A股近十年來的兩次歷史大底證明,政策面成功救市需要一個量的過程才能發生質的變化。同時,政策只有在符合股市自身規律的時候,才能發揮出作用。

反觀當前A股掙扎於熊市中的現實,再度考驗著每位投資者的抉擇。不過,政策救市實際上也已經展開。經濟層面,2011年四季度以來經濟政策就已經從之前的從緊轉向預調微調,但放鬆力度遠不如2008年那次,而且針對地產的調控並無放鬆,整體刺激有限;股市制度層面,溫家寶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提振股市信心」,「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同時,養老基金入市等關於引進大量新增資金的消息,客觀上已形成大規模的輿論救市。但經濟與股市制度層面開始改善的力度或仍不強,節後和後續行情發展需要關注是否有實質性利好,至少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需要有所變化。

結合歷史政策救市的規律,市場構筑政策大底的可能性在與日俱增,熊市往往需要強力的政策提振來扭轉,不過,真正能夠支撐熊牛反轉的依然是資金面與經濟面。

流動性改善的進程類似於2005年

資金流動性是股市漲升的推動力量。眼下市場對於流動性改善的預期較前期提升,主要是因為12月新增信貸超市場預期;M1、M2同比增速在連降5個月之後首次上拐。不過,這次向上的回升是否是真正的拐點尚有爭議,但參考機構對今年M1、M2整體走勢預測,基本是一季度見底,二、三季度回升,四季度見頂,而回升的力度將不及2009年,大致與2005年相似。

雖然M1、M2出現向上拐點,但短期內流動性走勢比較糾結。一方面是銀行投放的「井噴」,數據顯示,1月前10天四大銀行新增信貸達1100億元。業內人士估計,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規模或達9000億∼10000億元,這對當前緊張的流動性局面將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另一方面,央行本週持續定向逆回購,相當於下調一次存准,但資金面一度依然極其緊張。同時外匯佔款連續三個月下滑,熱錢流出勢頭迅猛,更進一步加劇了流動性緊縮。

在流動性短期糾結,中期緩慢放鬆的背景下,股市的探底、筑底、回升之路注定充滿曲折,流動性不會像2008年那樣V型反轉,更多地是像2005年似的緩慢改善。

另外,結合歷史大底數據,貨幣剩餘(是指名義經濟增速與M2增速的差額)的改善對於估值底的影響,2004年底貨幣政策微調引發的貨幣剩餘改善並沒有立刻阻止估值下滑的趨勢,直到2005年中期,貨幣供應量明顯回升以後估值底才真正出現。而2008年四季度貨幣政策突然大規模放鬆,估值底也隨即出現。而眼下,考慮到政策放鬆的漸進性,預調微調引發流動性的緩慢改善,類似於2005年,所以這次估值見底的過程相比2005年或更具有參考價值。

雖然2011年四季度開始的貨幣政策預調微調,有助於對沖經濟下滑的速率,但是,2012年中期以前,經濟難言底部,流動性層面的改善相對也並不明顯,因此,股市依然處於存量資金的博弈中。上證指數上下運行的空間或均有限,2012年中期以後,隨著通脹和經濟回到低位,以及貨幣政策放鬆的累積效應,流動性環境有望出現相對明顯的改善。

一季度或見到底部

經驗顯示,A股的熊牛轉折點通常領先盈利的拐點1∼2個季度。2005年6月份大盤觸底,A股淨利潤同比在2005年四季度迎來反彈;A股在2008年四季度觸底,淨利潤同比在2009年一季度反彈。說明A股趨勢性的拐點除資金供需關係發生扭轉之外,還強烈依賴於穩定的盈利回升預期。

目前經濟依然處於下降趨勢中,仍看不到企業盈利下行趨勢存在立即扭轉的跡象,綜合眾多權威機構對今年經濟走勢的判斷,前底後高,二季度將迎來經濟同比增速向上的拐點。也就是說,A股有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就能夠見到一個低點。另外,絕大多數機構對今年上市公司淨利潤的預測區域是增長10%~20%,考慮到目前兩市約12倍的靜態估值,A股跌破2000點概率很低,向上,機構今年大致看高到2800點,具體依然要根據實體經濟下半年回升的幅度而定。

綜上所述,歷史經驗表明,行情產生重要轉折一般基於三種原因:一是政策大規模救市,扭轉頹勢信心;二是流動性環境發生重要變化,從而形成流動性驅動;三是基本面發生了重要變化,即形成價值驅動。

今年市場流動性環境雖有改觀,但形成類似於2009年流動性牛市的條件也不具備,各方面特徵更類似於2005年。因此,最值得關注的看點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只要能夠改變股市長期「被抽血」的狀況,就會重樹投資者信心,或有望形成制度變革驅動的轉折性行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馬曼然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