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聯盟」還是「小蘇聯」?(圖)


三個發起國的總統(年左起)盧卡申科、梅德韋傑夫和納薩爾巴耶夫

蘇聯解體20年後,俄羅斯同另外兩個前蘇維埃共和國開啟了一個一體化項目-亞聯盟。該組織將借鑒歐盟的模式。莫斯科的這一藍圖能成功嗎?

俄羅斯正在和幾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籌劃建立一個新的同盟-歐亞聯盟。該組織將借鑒歐盟的模式。發起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的國家和政府首腦19日在莫斯科舉行了會晤。

建立歐亞聯盟是俄羅斯總理和下屆總統候選人普京最重要的計畫之一。他在2011年10月為《消息報》撰寫的一篇文章中表示,這並不是要重建蘇聯,他的設想是建立一個「新的強大的超國家聯合體,它可能成為現代多極世界的'一極',並在歐洲和富有活力的亞太地區之間起到一個紐帶作用」。俄羅斯為歐亞聯盟所作的宣傳首先涉及經濟利益優惠,如廉價的天然氣等。

新的一體化

普京的建議並不是新的。在蘇聯解體後曾有過不止一次在各前加盟共和國之間保持聯繫的努力。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1991年12月建立的「獨立國家聯合體」。但觀察家認為這個組織已經失敗。儘管它仍然為有關國家領導人提供一個會晤的平臺,但批評家指出,獨聯體在一體化上未能取得任何成果。唯一的例外是2011年由8個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專家普遍認為在解決政治問題方面,獨聯體被證明是缺乏效率的。它未能阻止2008年俄羅斯和喬治亞間爆發戰爭,此後喬治亞退出了該組織。

早在2003年,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就組成了共同經濟區,但實際上卻是紙上談兵。現在俄羅斯希望重啟這一項目,或許沒有烏克蘭的參與,因為烏克蘭更希望向歐盟靠攏。

以歐盟為榜樣

2012年元月,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之間有關共同經濟區協議的修訂本將正式生效。以上3個國家在2007年建立了關稅同盟,最終目標是成為「歐亞同盟」。普京認為,這一目標到2015年可以實現。

該組織計畫借鑒歐盟的模式。一個類似於歐盟委員會的超國家管理機構將在2012年開始工作。人們也不排除引入共同貨幣的選項。俄羅斯政治家強調,新聯盟中尤其重要的是平等的原則。不過這能成為現實嗎?

俄國式的擁抱

不妨來看一看三個發起國家的情況。普京治理下的俄羅斯受到大選舞弊的指責,數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被稱為「歐洲最後的獨裁者」,正面對來自歐盟的越來越嚴厲的制裁;哈薩克斯坦總統納薩爾巴耶夫在執政20多年後,趨向個人崇拜,今年12月初該國議會授予他「民族英雄」的稱號。

科隆大學的東歐問題學者西蒙(Gerhard Simon)認為,歐亞同盟不會成為一個「東部版歐盟」。「我無法想像俄羅斯的政治界願意賦予吉爾吉斯斯坦同樣的權利,一起制定俄羅斯也必須遵守的經濟政策。」同時他也不認為歐亞聯盟將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這背後有安全、軍事和政治一體化的考量」,而其中的主導力量是俄羅斯。

民眾舉手贊成?

後蘇聯國家的這個聯盟能否走向成功,西蒙認為還無法預測。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的俄羅斯問題專家拉爾(Alexander Rahr)則認為,歐亞聯盟有可能發展成為東歐地區經濟和文化政策的聯合體,但它不會是一個「小蘇聯」。布魯塞爾「歐盟-俄羅斯中心」的施耐德(Eberhard Schneider)也認為,建立一個實現人員、商品、資金和服務自由流通的類似歐盟的組織,是有成功的機會的,但在前蘇聯國家中,只有個別會參與。

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實現更緊密的一體化,這一設想在俄羅斯民眾中似乎也得到了多數的肯定。根據莫斯科的民調機構WZIOM的一項問卷調查,43%的俄羅斯人認為共同經濟區利大於弊。近三分之一的人更傾向於支持建立夥伴關係,而非聯合體。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俄羅斯人對政府的一體化方案知之甚少。只有53%的人知道,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從明年一月起將結成經濟共同體,45%的人對此還一無所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