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葉修綜合報導】日前,中國倫理學會慈孝文化專業委員會在北京啟動「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計畫利用五年在全國培養百萬中華小孝子。此舉招來外界批評聲浪,許多人質疑「量產孝子」的作用與真實用意。
新華社報導,該工程將針對4到6歲的孩子,分為「百日培養,三年跟蹤,長期幫助」三種模式,從養禮儀、育孝行、養感恩、拓智慧入手,把孝心融入孩子的生活中。「百日培養」指兒童須每天早上向長輩問好,及培養兒童幫長輩捶背按摩等;「三年跟蹤」指培養兒童交際和自理能力,兼分擔家務;「長期幫助」則是為小孝子建檔,在成長過程跟進指導。
「量產孝子」掩蓋深層問題
不過這項計畫遭外界批評不切實際,亦有人表示反感此種「群體式運動」。有網友質問,這是新時代的「道德量產計畫」嗎?難道這是在秀人類的道德「下限」?如果孝子少是因為沒有培訓,那麼,貪官多是因為進行了培訓嗎?
羊城晚報評論,繼千人同時為母親洗腳、以唱紅歌治病等等「奇蹟」之後,又一奇蹟橫空出世了,這是一個「畝產千斤」般的育人計畫。據報,專家的說法是:童蒙養正,孝心培養是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原點。但只要對社會問題的感知不出現障礙,就能看出孝道不是素質教育的「原點」,整個社會所存在不顧他人、不尊重他人才是主要問題。貪腐賄賂、偽劣產品、坑矇拐騙、見死不救等等社會問題的內核原因正是不顧他人,唯利是圖。在孝道方面出現的個案問題與這些社會大問題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時評博客作者王石川評論,其實,最需要培養孝道的不是孩子,而是成人。比如某地官員考核把孝順納入考核內容之一、「常回家看看」擬入法……這些足以說明,今天全社會的孝順狀況似乎越來越讓人擔憂。問題有主客觀原因。以旅居在外的遊子為例,大概沒人不想常回家看看,但無法常回家看看,高昂的房價、逼仄的住所、頻繁的被加班、微薄的收入,這一切讓盡孝都變得有些奢侈。如果不解決這些難題,即便人們想孝順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網友dede0有相同看法:今天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將來一對年輕夫婦要照顧兩對老人,甚至更多。如果他們照顧不周或者無力照顧,就是不孝,這不是把他們逼絕路上嗎?「量產孝子」給予國人的提醒是,做好在低福利社會求生的準備。
孝敬父母有商機
除了對培訓效果存疑,外界也質疑這又是一個花納稅人錢的名頭。
羊城晚報評論指,中國從來不缺德育課程、德育口號和德育宣傳,而在傳授知識方面,向學生灌輸的有時也是偽知識,「道德家」要創造的也許不是「教育奇蹟」───在「百萬孝子學員」的畢業證書背後,隱藏著「千萬」商機,他們在孝敬父母之前,恐怕先要用學費孝敬「培訓者」吧?
有評論指出,現在社會上各種國字頭評比氾濫,中國倫理學會在「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啟動儀式上,並沒說培養不收錢。倘若「中華小孝子」還要與地方教育部門或幼兒園等機構定點合作,借行政力量收費培養,是不是頂著孝文化這頂大帽子行撈錢之實?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