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文化強國令」的九大困惑

 2011-10-30 11:1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這幾天,恐怕是一向被視為清水衙門的文化管理機關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對那些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來說,文化,突然從無人注意的角落,成為政治高層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從可有可無的地位,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這對他們意味著很多,部門重要性提升,管理權力的增強,活動經費的增加,巴結者絡繹於途,等等......

10月25日,中共中央公開發布了十七屆六中全會的主要「成果」《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個決定,有很多新的名詞和概念,比如「文化強國」。可以說,中共建政六十餘年來,對待文化問題,還從未如此高度重視,從未將它擺到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從未提出這麼多針對性的強有力的舉措。

為什麼長期以來處在邊緣之中的文化突然發出了耀眼的光芒,乃至於讓全中國掌握了最重要權力的一群人花幾天時間專門研究、並作出決定?我們從決定中的文化幾乎包羅萬象可以看出,其實它就是一篇地地道道的意識形態宣言,是執政黨在面臨諸多重大挑戰情況下油然而生巨大危機感的產物。

文化強國概念的提出,表明執政黨將文化問題實質上就是意識形態問題列入國家基本戰略,列為基本國策。因此,姑且允許我們稱之為「文化強國令」。

這兩天我粗略讀了幾遍,由於才疏學淺,學養不夠,因此對其中的某些觀點以及論述甚感困惑,乃至百思不得其解。作為一個公民,我覺得有責任把我的困惑說出來,以使那些方家得到鮮活的「反面典型」作為批判的標靶:如此先進的思想,如此先進的文件,爾竟看不懂以至困惑、不解,真是太不應該、太不懂事了......

困惑之一:「文化強國令」是否在開改革開放歷史的倒車?

它的通篇都貫穿著濃厚的以政治挂帥的指導思想,在以改革開放為標榜的眾多檔中,它是新的一份充滿了保守辭令的。由此讓人產生疑惑,出臺它意欲何為,是真的要繁榮、發展文化,還是要為文化制定出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束縛它的繁榮和發展?它首次公開提出「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就像當年的「一手硬,一手軟」一樣,可以讓人們鮮明的感受到,近些年來在某些領域出現的令人鼓舞的趨勢正在受到人為的阻遏。

說白了,執政黨想要將噴薄而出的文化革新浪潮納入到傳統的意識形態軌道上,讓新興文化重新成為中國式的講政治的、有秩序的、懂得「潛規則」的文化,就是一切文化都不得碰觸意識形態底線,都不得脫離政治、脫離黨的懷抱、脫離有效掌控。

在第七部分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而其結果卻是,「必須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

它將導致兩個結果:在改革開放的名義下,行「規範」和「管理」之實,文化改革和創新的原動力受到打擊,在其發展過程中變得束手束腳,前景堪憂;政治權力滲透到文化創造的各個環節、方方面面,對文化的創造進行限制,從而使政府管理文化的權力擴張,對文化管得越來越多,對人民管得越來越死,文化官僚主義將盛行。

改革開放的方向應該是:黨和政府管理經濟社會具體事務的範圍越來越小、權力越來越小,對人民的限制和束縛,特別是對人民的政治權利、人身權利、文化權利的限制束縛越來越小。

而人民的主體性越加彰顯,人民的自由創造空間越加廣闊,人民的創造熱情無限迸發。

歷史經驗證明,如此繁榮、如此發展,不知道在文化領域的改革開放還能不能進行下去,文化還能不能保持原汁原味,它還能不能以巨大的熱情進行創造。

困惑之二:人民想要的文化和執政者想給的文化是否一致?或者,中國當代為何出不了世界性的文藝精品,也出不了世界性的大師?

「 文化強國令」讓人強烈的感受到,人民從物質受到管制,到思想受到「指導」,是不是私生活也將納入規範?中共建政後相當長歷史時期,實行配給制,人民吃什麼、喝什麼、用什麼,自己都不能主導,得有組織說了算;眾所周知,中國人思想上也不能自主......現在人民的私生活也有望納入「規範化」軌道,就在此令發布的晚一天,廣電總局發布了「限娛令」,開了「文化強國」第一槍,從此人民再也不能想怎麼娛樂就怎麼娛樂.....

《決定》提出,「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創作生產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但是過去六十餘年來,我們無往不在這麼做,但迄今我們沒有世界性的偉大作品,沒有世界性的大師......公眾只能為一個個舊社會造就的大師逝去扼腕嘆息,卻不能為新的大師降臨而喜悅.....

現在不過是要重複過去一直在做的事,在一個嶄新的領域將他們自以為有效的管制手段複製一遍而已。還是以娛樂為例,人民對「快樂女聲」等娛樂活動充滿了興趣,對灌輸政治、以假大空著稱的「新聞聯播」充滿了厭惡,如今卻要增加它的播出時間,並大幅度削減人民娛樂時間,這麼顛倒的作為,不知是何意思......

困惑之三:誰有資格充當教育的主體?

我們都知道,具有教育資質的教育機構和教師才有資格施行教育,但在「文化強國令」裡,到處都是「教育」的字眼,反正不是教育機構的教師,而是一些身份曖昧的人......

既然說「拜人民為師」,那麼作為學生,又如何去教導老師?真是奇哉怪也之說......

困惑之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不能作為療治道德示範和誠信缺失的藥方?

在我們「當家作主」的六十餘年裡,什麼時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須臾離開過?但是道德失範、誠信缺失成為當今最嚴重的時代病之一,讓致病根源去療治頑疾,真是昏了頭,病急亂投醫啊......

困惑之五:新聞輿論以正面宣傳和歌功頌德為主,能不能有效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裡面有一段話,且抄在這裡:「正確創作方向是文化創作生產的根本性問題,一切進步的文化創作生產都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必須牢固樹立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熱情謳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生動展示我國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

從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不知為何卻得出結論要謳歌和捧臭腳?

這是矛盾修辭法運用最佳的例子,都正面宣傳了、歌功頌德了,大概就沒輿論監督、沒人民若干權什麼份兒了吧......

困惑之六:人民群眾滿意難道僅僅是掛在狗肉前面的羊頭?

還是那句話,既然將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價文化作品的最高標準,那麼為何人民歡迎的熱忱參與的要成為改革的對象,稱為加強領導和管理的物件?那些讓人撓頭的東西為何反倒成了一些人的熱餑餑?大概是因為只有這些東西才能讓人民永遠處在「質素不高」的水準,也就永遠不會有「公民權利」的非分之想,也才能讓他們睡得踏實安穩吧......

一個非正式管道流出的消息認為,以海選為基礎的群眾性娛樂活動之所以受到忌憚,是因為其中蘊含了令人恐懼的民主元素,等於是西方式直選的「練兵」,如此如此,怎麼不讓人心憂?

因此,我們不得不質疑,「讓人民滿意」是不是某塊狗肉前面的羊頭?

困惑之七:中國網際網路是否有望成為新喉舌?

網際網路也要唱響主旋律,也要養一批狗腿子(原話:培育一批網路內容生產和服務骨幹企業),在方某人已經作出的「成績」基礎上,繼續技術監控手段的開發(原話:發展網路新技術新業態,佔領網路資訊傳播制高點),在網際網路世界運用現實中的一套管制辦法(原話:加強網路法制建設,加快形成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網際網路管理體系;加強對社交網路和即時通信工具等的引導和管理,規範網上資訊傳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網路環境。依法懲處傳播有害資訊行為,深入推進整治網路淫穢色情和低俗資訊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路違法犯罪。)

這麼一來,網際網路定將成為我國輿論宣傳的新陣地、新喉舌,謙卑的小民們無須思想,滿足於吃好喝好穿好行好,其實做一頭豬也是蠻幸福滴......

困惑之八: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如此先進,為何向世界推廣的卻是中華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麼好,這麼優越,為什麼中國文化走出去,卻要拾起中華文化這個老古董?

在國內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國外搞中華文化,不符合中國人一向的待客之道嘛,我們一向都是將最好的東西待客,如今怎麼掉了個兒,將好東西留給自己?

困惑之九:「文化強國令」發出的信號為什麼令人不安?

我們都感覺到,在各個領域都出現了收縮的趨勢,從經濟,到政治,現在連文化也是......

人們不禁想,中國到底往何處去?

這是一個大轉型的時代,無數事物都會成為過眼雲煙,當若干年後回首往事時,我們將為中國過渡期內出現的這部看起來冠冕堂皇、實則充滿自相矛盾的檔而哂笑,只有荒唐的時代才有如此荒唐的事。有些人拿著雞毛當令箭,以為弄出這麼一份「戰鬥檄文」,就可以改變歷史的航向,無疑是痴人說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来源:博客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