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旅行時問路是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有的時候通過問路這個小小的環節還能夠體會出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不同性格呢。這是我去年第一次去韓國旅行時的第一次問路。因為所訂的旅館實在不好找,即使拿著詳細地址也仍然把這兩個姑娘給難住了。騎摩托車的小夥子是個送貨的小販,他路過的時候大概猜到了我是在問路,就主動停下摩托車,協助那兩個姑娘一起為我指路。
韓國人大概骨子裡有種古道熱腸,這位老兄在售票窗口聽到了我買票時所報的地鐵站名,當他發現我走向相反方向的入口時快步追上來告訴我進錯了入口。不但如此,上車以後還拿出紙筆為我畫了一個簡單易懂的線路圖以方便我出站以後走對方向。
首爾塔是位於市中心的標誌性建築,塔的下面有購物商店咖啡館和博物館。今天晚飯後本想再上首爾塔,由於時間太晚而只得作罷。
其實在英語國家問路總要比在非英語國家方便點兒,只是英語國家的人講起英語來往往語速較快,所以對英語口語聽力的要求就比較高一些。聽不懂的時候千萬不要不好意思,乾脆就要求對方講慢一點即可。
在非英語國家問路往往要困難一些,但在不同的國家問路也是各有各的方法。
譬如說在西班牙或義大利,問路的時候直接用拉丁字母的讀音讀出地名就行,對當地人來說即使您的發音有些怪異往往也聽得懂,而在法國問路用同樣的方法就會洋相百出了。明明看著也是拉丁字母,可法語的讀音卻自成一體,要想問路就要事先學會所去地方的法語讀音。譬如說香榭麗舍大街,如果你不會用法語說的話法國人是絕對搞不明白你要去哪裡的。還有巴黎聖母院,你務必學著發出「諾特哈達母」的音調法國人也才能弄懂你想去的地方是巴黎聖母院。如果讀有困難的話還不如把地名寫下來再問來得更方便。
在日本問路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容易讓你有種困惑的感覺。譬如說,你明明知道要去的地方叫新宿,你也看得懂日語裡新宿的寫法,可一旦你張嘴問路就極容易把日本人弄得暈頭轉向。日本人絕對聽不懂新宿是什麼東西!其實在日本問路還是有個小竅門的,就是先用中文理解地名,再通過標注的拉丁字母搞明白這個地名在日語裡的發音。做到這點並非難事,日本的地圖或路牌基本都用日式漢字和拉丁字母同時標注,剛好是一個表音一個表意,再問路的時候,只要把新宿的日語讀音「新舊窟」讀出來,即便被問到的日本人不懂英語,但還是很容易明白你要去的地方就是新宿。
日本人其實不大習慣問路,但遇到有人向他們問路的時候往往熱情得讓你不好意思。有一次在京都街頭向一對中年夫婦問路,結果害得人家一路小跑地跑向路邊掛著地圖的小亭子,看完地圖以後又一路小跑地回來給我解答。也許是害怕這麼折騰陌生人,所以一般情況下日本人是能不問路就盡量不問。上次去日本時,得到了旅日作家李大鳴女士的熱情接待。她在帶我遊覽橫濱的時候也一度迷了路,我不假思索地說:大鳴姐,您日語這麼好乾脆就問問別人吧。沒想到我這麼一說竟引得大鳴姐一連串的感嘆,她解釋說也許是自己在日本生活得太久了,很多習慣都深受日本人的影響,竟變得不大敢問路了。我不解地說:難道日本人不願意解答別人嗎?大鳴姐說:這道不是。但凡日本人大都有這樣的習慣,就是凡事都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你問路的事小,耽誤了別人的時間就事大了。還有一點就是日本人大都不善於和陌生人打交道,習慣成自然,竟越發「固執」地堅守凡事都靠自己解決的「準則」了。
當然,在韓國問路就不需要像在日本問路時考慮得那麼多了。相對來講,韓國人在性格上比日本人要開放外向一些,在韓國旅行的時候常常會有當地人問你是哪裡人,到韓國來做什麼等等,而日本人是斷不會這樣詢問一個陌生人的。
對於中國人來說,在韓國問路幾乎是最容易的,因為韓語地名的發音像極了中國某地的方言。一會兒像上海話一會兒又像山東話。去年來韓國時我住在一個叫合井的地方,而合井在韓語裡的發音很像哈江,還有:號稱首爾王府井的明洞又和綿羊洞的發音十分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一不留神你就會發現自己竟然「學會了」韓語哩。在韓國的城市裡,看路牌(首爾的地鐵站以及街頭的路牌基本都由韓語英語和漢語三種文字標注)的時候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地名下面的拉丁字母,再試著讀一讀的話你一定會有種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實在國外問路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的三腳貓英語能否被理解,人的智商都是很高的,只要你問路的時候抓住最主要的東西——地名,哪怕你問路時使用的是中文恐怕對方也能猜到你的意思的。我們不如換個思路,假設有一個英語不太好的老外在北京向你問路,譬如說他想去三里屯,可是他的英語不太好,中文也一竅不通,但是他問路的時候把要去的地名——三里屯說得非常清晰的話你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明白他要去的地方了吧?其實在國外問路也是同樣一個道理!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在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