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憤怒說明還有希望」

 2011-10-20 03: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德媒紛紛報導佛山女童被汽車碾壓的遭遇以及中國社會的反響,認為錄像直截了當地記載了中國人的冷漠,也向人們提出道德問題。人們的怒表明還有希望。

《法蘭克福匯報》10月18日寫道:「儘管那些路人幾乎沒人認識,但他們現在在全中國遭到公開譴責。他們也代表了許多其他的人。在許多中國人的眼中,他們代表一個自私的社會,人們因為缺乏正氣、自私自利和害怕麻煩不再願意去幫助陷入困境的人。

「這種討論在中國並不新鮮,可是現在又被小悅悅被兩輛汽車碾壓的監控錄像再次激起。……」

報導說,「……這個事故在錄像中如此可怕地清晰可見,以至於觀眾還以為是在攝影棚裡導演的,直到他們意識到不可能如此殘忍地來安排這一幕。這件事也給許多中國人道德上的警示,因為這並非近年來觸動中國人的第一個不施援手的可怕例子。

「很多中國人覺得,小悅悅這樣的故事主要是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的表現和後果,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丟失了傳統的集體價值。至於此類事件為什麼一再發生,許多人認為原因在於,據說中國今天沒有人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因為沒有人能知道碰到這種事故時出面干預會對自己產生什麼法律後果,所以也就沒有人敢做原本理所當然的事了。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講述這樣的故事,比如一個年輕人幫助一個跌倒的老太太,對他的感謝是後來被她告上法庭。這些例子像恐怖故事一樣凝聚在公共意識中,如今被作為對冷酷無情行為的解釋,被批評為社會畸形發展的表現。當然,這些解釋對任何人其實並沒有幫助。」

「事故的發生不合時宜」

《世界報》(10月18日)報導說,「事故的畫面如此殘忍,以至於外國電視臺如CNN或BBC在播放時將最可怕的細節隱去。……」

「這段令人痛心的漫長錄像直截了當地記錄了中國人的冷漠,很少有一個事故像它那樣激起了中國公眾如此的憤怒。」

該報認為,「這個事故的發生不合時宜,因為北京眼下其實想發出的信號截然相反。在首都召開了4天的閉門會議後,黨中央想呼籲全國開展文化革新運動,認為傳統的和當今的中國文化必須再次獲得世界重視,並且作為新的軟實力讓這個大國的和平崛起變得完美,否則中華民族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的振興就不會成功。

「面對悅悅被碾壓的慘劇,黨報《人民日報》卻發出完全不同的聲調,它提醒說,中國古老的5000年文明之所以能夠倖存,就是因為‘道德價值’根植於社會的最底層。‘我們都可能是路人,我們必須伸出援手,這是最低限度’。」

「中國公眾激烈地討論,在今天爾虞我詐不公正的中國社會裏,人們不再幫助別人究竟是因為人變得鐵石心腸、自私自利呢,還是僅僅因為缺乏關愛他人的教育以及被糟糕的經驗嚇退了而做出的‘聰明舉動’。」

該報最後強調,「……中國人怒火衝天,這說明還有希望。」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