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網路媒體發表文章,批評目前中國社會存在的作秀之風,如有學校及社會團體只在特定日子到養老院去為老人服務。在今年國慶期間,有學校還組織中學生在校園裡集體為家長洗腳等。
搜狐網星期二發表署名苑保平的評論文章,題目是「三百人給父母洗腳:一場秀怎能有真感動?」作者說,重慶市江津五中,今年十月一號那天在校園操場上,擺滿300多個洗腳盆,指導300多初中二年級學生為長輩洗腳。作者表示,看到這個場面,心情很沈重,採用這種方式進行「親情教育」、「感動教育」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他認為,這種活動形式大於內容,有作秀嫌疑。
作者還提到,網上曾有報導,每年重陽節是敬老院的老人們最遭罪的日子,因為各種學校、社會團體的人都會來幫助老人們做家務、洗頭、梳頭,後來竟然演變成老人每個重陽節都要洗好幾遍臉、剪好幾次頭,弄得老人們苦不堪言,以至有些老人一提到「送溫暖」活動就害怕,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社會現象。
美國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教育心理學系主任藍雲教授認為,學校想培養學生有尊重和愛戴長輩的愛心和責任感是應該的,但在校園裡組織學生為長輩洗腳的確是在做秀:
「其實這不是教育,這更多的是做秀。我覺得幫父母洗腳,孩子自己願意做可以說是非常感動人的一個舉動,但是如果是作為一個做秀或者是學生自己要做或者是學校要做就沒什麼太大的意義。道德教育實際上比知識的教育更加潛移默化更需要有整個社會氛圍的營造才能夠影響到孩子心裏去。如果我們平時都不搞,然後逢年過節或者什麼樣的時候就來做做秀,那其實對孩子沒什麼太大的幫助。孩子也不會因此對父母更孝敬。國內整個社會的氛圍、社會價值的取向不是非常重視德育的那一塊,比方講孔孟之道。教育很多實際上就是讓孩子穿禮服呀作揖呀,實際上那些都完全是走形式,不會對孩子的道德或者是社會的責任有太大的幫助。這是全社會的一個,應該是一個社會活動。」
苑保平在文章中指出,洗腳畢竟是比較私人性質的行為,並不是每個人十月一號那天都必須洗腳,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閑工夫大老遠的從家裡趕來接受子女的這種服務。作者認為,正是極度缺乏感動的社會才會有如此招搖的「感動教育」。江津五中的這一舉動,除了做秀博取眼球之外,看不出來有什麼其他意義。
旅美中國者謝選駿就此認為,政府或官方介入做好人好事的範疇不是好事:
「我想這個問題有兩方面,一方面像去老人院探訪、幫人理髮或者做一些敬老的服務。這是跟基督教會學的。洗腳就是耶穌在受難之前給他的門徒洗腳,說要服侍別人。中國現在推廣的這個不知道他們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應該受到了基督教的這種影響。在中國公眾場合下的洗腳傳統上不見有記載。因為它是政府主持的所以比較生硬。像去老人院探訪也是一樣。由於它是官方機構主持,所以就帶有一個很大的強迫性在裡頭。導致有的老人被理了幾次發、洗了幾次臉,就好像道具一樣的。主要是政府操縱造成的。凡是政府干預的事情就很容易出麻煩,就很容易把好事情做壞了。政府主導的事情就經常會變成這樣的,要是政府一插手什麼事情,這個好事就變成了壞事。」
文章還說,最耐人尋味的是家長們的反應,有的家長感動得哭了,但他們明顯哭早了,等到孩子們不需要學校鼓動也能堅持在家裡給父母洗腳的時候,再哭也不遲。否則,誰敢說這不是一場作「秀」的表演呢?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