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這個略顯荒涼的普通農家小院內
就是在這個略顯荒涼的普通農家小院內,13歲的高明殘忍地殺死了自己的奶奶偷錢被發現,他竟將自己的奶奶掐死。
然後,給奶奶枕上枕頭、蓋上被子,手裡放了藥瓶,製造「病發身亡」場景。
兩月之後,奶奶生前所用的手機卡突然開通,大家才知老人並非病故。面對這個滿臉不在乎的13歲行凶少年,子長縣公安局的民警連嘆:「這娃太可怕了!」
老人已故手機咋還通話?
8月26日,子長縣寺灣鄉老草灣村,高某為緬懷已故兩月多的母親李氏,特意前往營業廳,為母親生前使用的手機號續費,打算自己繼續使用這一號碼。續費後,他順便列印了通話詳單。
查看通話記錄時,高某震驚了:「母親6月中旬就去世了,怎麼8月份還給別人打過電話呢?」
老人去世後,家裡人十分悲痛,其生前物品都收藏了起來,老人的手機也一直放在家裡不曾用過,可通話詳單上顯示,母親的手機號在8月還打過電話。在營業廳查詢未果後,帶著種種疑問,高某便向子長縣公安局報案。
子長縣公安局立即展開調查,結果令人意外,使用手機號的不是別人,正是高某13歲的侄子高明(化名)。
家人甚至警方都以為,高明是在奶奶病故後,背著家人偷用過奶奶的手機。
進一步的調查結果讓警方大吃一驚。
淡定供述像是講別人的事
原來,李氏並非暴病身亡,而是被13歲的親孫子活活掐死。
8月27日,高明在父親陪同下接受警方訊問。民警介紹,雖然涉嫌殺人,但是從高明稚嫩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緊張、害怕和歉意,「他像是在講述別人殺人一樣,非常淡定。」「這個娃太可怕了!」參與偵破此案的民警連連感嘆。
據高明向警方供述,今年6月12日,他見同村張某拿著一部手機很不錯,便協商50元購買。苦於無錢的他伺機溜進奶奶房間,打算趁奶奶不注意偷50元,沒料到剛進門就被發現。為能盡快買手機,次日,高明再次來到奶奶房間,又被發現,偷錢心切的高明便趁奶奶不備,將其推倒在炕上,雙手使勁掐住老人的脖子……警方隨後的驗屍報告顯示,老人是因為外力擠壓頸部,致窒息死亡。
隨後,高明四處亂翻,但並未找到一分錢。
學影視劇製造病發身亡假象
高明將隨身帶的一張報廢手機卡,裝進奶奶的手機,將奶奶的手機卡挪為己用。「他換手機卡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奶奶的手機卡還有資費,可正常使用。」辦案民警說,臨走時,高明還給奶奶支上枕頭、蓋好被子,並將一瓶奶奶生前常吃的藥瓶塞在其手中,有意地製造病發死亡的假象。
據高明解釋,這麼做是害怕父母得知真相後打罵他,而製造暴病死亡假象,是他從一些電影電視裡學的。「一個13歲的娃娃殺人後,如此鎮定地偽造現場,做家長的得深思一下了。」一名民警說。
事發後,家人過於悲痛,未察覺李氏的死亡存在異常,匆忙下葬。高明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兩月後,他啟用了奶奶生前所用的電話卡,不想因此而暴露。
目前,犯罪嫌疑人高某因尚未成年,暫由當地政府、派出所幫教,案件仍在調查中。
警察:找他時他在偷搶香菸
據子長縣寺灣派出所一民警講,高某報案當天,他與同事曾到家傳喚高明,但怎麼也找不到他,「那天晚上,派出所和縣刑警隊找了一個晚上,他們家人不配合。」一位網吧老闆反映,高明當晚曾打算在網吧上通宵,被拒絕了。隨後,一名商店老闆報案稱,當晚高明曾溜進他的商店,打算偷香菸,被發現後,竟然要強行拿走這條煙。
老師:他在校經常和同學打架
給高明帶過課的老師講,高明在學校就是一個「問題少年」,成績不好不說,還非常調皮,平時沈迷網路,在校期間經常和同學打架。案發後,高明便輟學在家。
民警說,因為高明只有13歲,依照法律不承擔刑事責任,但又怕其再惹事端,案發後,警方曾建議家長將他送至少管所,進行教育改造,但是遭到高明父母拒絕。
鄰里們:是家中老幺父母較溺愛
寺灣鄉老草灣村,高明的奶奶生前居住的院落十分荒涼,幾孔窯洞緊鎖,透過窗,可以看到老人生前住的屋子十分凌亂。談起高明殺奶奶一事,村民們顯得非常謹慎,要麼稱不清楚,要麼搖頭離開,「老太太是一個人住,出了這事後,家裡就沒人了」。
隨後記者來到寺灣鄉,高明家租住的房子也是緊鎖。一些熟悉的人表示,奶奶去世後的兩個月,剛好是暑假,高明除了出門玩耍,就是在網吧上網,「唉,這個娃就是被父母放縱、太嬌慣了。誰會想到奶奶是被他殺死的。」一鄰居說,高明的父親在附近看油井,是個老實人,平時話很少。高明有個哥哥,家境雖然一般,但高明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父母比較溺愛。
心理專家:殺人後那麼鎮靜 不該是13歲的心理
寶雞文理學院教育系應用心理學羅增讓教授認為,作為一個13歲的少年,他在雙手掐向奶奶的脖子那一刻,並非要置其於死地,「他希望通過自己的這種行為,讓奶奶忘卻他偷錢這件事。」「如果說,殺死奶奶是在情緒失控的狀況下發生的,那麼殺人後還能那麼鎮定,多少讓人有些想不通,這不應該是一個13歲少年所有的心理承受狀況。」
羅增讓表示,這一案件應該引起所有家長重視,不但要注意物質環境,更應該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看電視上網是允許的,但應該限制觀看影視節目的內容。在日常教育中,應有意識地給孩子灌輸法律常識,幫其建立辨別是非的能力。
心理專家認為,孩子如果從小受到寵愛,家人對他的要求也百依百順的時候,最終可能會造成對彼此的傷害,因為家人總有滿足不了孩子的願望,對於已經形成慣性思維的孩子來說,這時的拒絕會讓他產生心理落差。一旦這時孩子的願望實現不了時,他可能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手段。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13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