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因為早生白髮、或因為流行時尚,染髮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需求,隨著染髮人口的增加,在一般賣場、網路及美妝店皆到處可見染髮劑的銷售,而且品牌種類愈來愈多,由此顯示在家DIY染髮愈來愈普遍。雖然染髮可以帶來美麗時尚,但是頭皮是人體毛囊最多、最密集的部位,染髮劑是否通過頭皮及揮發經毛囊進入人體,對健康的影響如何,是染髮族不可不謹慎的。以下就從染髮劑的選擇及染髮應注意事項說起:
1.選擇染髮劑
染髮產品琳瑯滿目,大多數產品成分中都含有「對苯二胺、對苯二酚、間苯二酚、過氧化氫」,有些甚至標注含有「氨水」,氨水就是具揮發性的阿摩尼亞,味道較刺鼻,但對髮質的傷害較低。大半染髮劑都貼上「不含PPD」的標籤,顯然PPD不是什麼好東西,到底什麼是PPD呢?PPD的化學全名是ParaPhenyleneDiamine,中文稱作「對苯二胺」,PPD是染髮劑中主要的接觸性過敏物質,因為個人膚質差異,常有不同程度的過敏症狀發生,像是發痒、紅腫、濕疹等症狀。此外,請留意那些拚命吹噓草本染髮劑、純植物性染髮劑的品牌,有些其實賣的也是含PPD的產品。
依各國法規規範,染髮劑必須取得核准字號才能銷售,不論聲稱是天然的或植物的或不含PPD,只要上相關網站確認有沒有含PPD、含量多少,立刻真相大白。只要利用包裝盒上的字號,或以產品中英文名稱、代理商、製造工廠名稱等,皆可上網查詢,若根本查不到,那你還敢買嗎?
2.詳細閱讀說明書
由於染髮劑屬於鹼性化學藥劑,染髮前務必要詳閱說明書,尤其是注意事項中特別提到某些時期不宜染髮,包括懷孕及生理期,最好抱持謹慎的態度,如果在染髮後出現紅腫、過敏等現象,建議應立即就醫。
3.皮膚過敏測試
染髮前必須進行皮膚過敏測試,測試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取一粒米大小的染髮劑,在手臂內側或耳後塗抹並盡量避免碰水,觀察期間如果出現過敏現象,立刻以清水洗淨,不可使用該染髮劑,若無過敏現象出現,便可安心使用該染髮劑,正式染髮。
4.染髮前不要洗髮
染髮時,先不要洗頭髮,直接用噴槍將頭髮噴「半濕」,這樣比較好梳理,也比較容易均勻塗上去,不洗頭是要「留住」頭皮上養出的油垢,因為頭皮的油脂可以保護頭皮,使染髮劑不會直接接觸頭皮、傷害頭皮。另外,染髮前一次的洗髮,不要用潤髮乳、發膜或髮蠟,以避免「附著太多」外來物質在髮絲上,無法染色。
5.頭皮有傷口不可染髮
頭皮如果有傷口、脂漏性皮膚炎、濕疹等症狀,接觸到染髮化學藥劑,就容易引發炎症。
6.染髮頻率不宜過高
染髮過程中須借由鹼性成分將毛鱗片打開,以便染色劑滲入,如此頭髮的毛鱗片易受傷害,受損的毛鱗片會變得脆弱易斷,如果在短時間內反覆染髮,受損的毛鱗片在還沒恢復健康的情況下再次受到傷害,頭髮將更加枯黃乾燥,難以恢復彈性與光澤。
7.染髮前先塗乳液
染髮前可以先在髮際、耳後塗抹乳液或凡士林,以防染髮劑沾染在皮膚上而造成傷害,也比較容易將染劑清洗乾淨。另染髮時建議多喝水,約200-300CC,可讓尿液帶出有毒成分,把傷害減到最低。
8.染髮時間非愈久愈好
許多人為了使頭髮有更好的顯色效果,因此自動延長染髮劑停留在頭髮上的時間,其實40∼60分鐘便是安全又有效果的時間,時間一到就清洗,因為染料的過色於60鐘左右已達飽和,時間愈長並無法對髮色有更好的效果。原則上,夏天,室溫27度以上,半小時內就可以;冬天,室溫17度以下,40∼50分鐘左右即可。
9.徹底清洗頭髮
染髮後,先以溫水沖洗頭髮,盡量把頭皮沖乾淨,衝到沒顏色後才使用洗髮精,最後一定要用潤髮乳,而且是傳統「會起泡」的潤髮乳,因為潤髮乳是酸性,可以中和染髮劑的鹼性,讓頭髮不至於角質崩盤,髮質變差。另外,染髮後須避免直接護髮,以免有毒成分「蒸」進頭皮裡,加速人體吸收。
- 關鍵字搜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