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震撼人心 桂河大橋上的中華英魂(圖)

 2011-08-31 12: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上世紀50年代英國最雄偉的經典戰爭片《桂河大橋》,一舉獲得奧斯卡七項大獎,至今仍暢演不衰,影片中輕快的口哨進行曲成為經典名曲。這部影片故事的原型地就是泰國的桂河大橋,這個地方因此而在世界上聞名,成為泰國著名的旅遊景點。

影片《桂河大橋》反映了一九四三年,戰爭烏雲籠罩太平洋,在日本佔領下的緬甸邊境有一個盟軍戰俘營。日軍出於戰略需要,在緬甸與泰國交界的桂河上為泰、緬鐵路建造大橋,盟軍戰俘如何忍受著日軍的折磨,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修建大橋的故事。

桂河大橋在二戰中的故事震撼人心,桂河橋南段,兩塊盟軍墓地和紀念碑因世人的緬懷而莊嚴寧靜。可是中國戰俘和勞工在桂河修鐵路的悲慘歷史卻不為人所知,盟軍墓地裡沒有中國軍人,中國政府也沒有為自己的國民造一塊墓地和紀念碑。死在這裡的華軍將士和華人勞工和草木同朽,亡靈漂浮在異國的土地。

桂河大橋,位於泰國西部的北碧府(Kan-chanaburi),距曼谷122公里,鄰近緬甸東部,跨度約200米,是所謂「死亡鐵路」最重要、跨度最長和施工難度最大的鐵路橋樑,被稱為「死亡鐵路」的咽喉。為了阻止日軍靠鐵路補充戰略物資,盟軍曾多次派戰機轟炸大橋。據說,日軍常把數百名戰俘驅趕到橋上,作為阻止盟軍轟炸的人質,許多修橋者因此慘死。1945年間,桂河橋成為盟軍的重點空襲目標,二戰結束前夕,橋被炸毀。泰國政府後來重新修復了大橋和泰國境內的鐵路,作為泰國鐵路的一部分使用至今。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港口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六個月後,相繼侵佔了東南亞的大片土地,英、美、澳、荷等國大批盟軍成了日軍俘虜。為了抄近路從南面入侵中國雲南並西向印度,日軍要在泰國修筑一條穿越泰緬山區的鐵路直通緬甸,以運送軍隊和後勤戰略物資。1942年6月23日,泰國和緬甸同時開工。從1942年9月起,6.1萬多盟軍戰俘,27萬名緬甸、馬來西亞、中國、新加坡、印尼等國家被強征而來的亞籍勞工,被日軍用刺刀驅使到泰國西部的泰緬邊境,用簡單的機械開山劈路。本來需要六年才能筑成的鐵路竟在一年後的1943年10月17日完工。這個奇蹟是死人無數換來的。

當時,鐵路沿途地區是一片荒蕪人煙的原始熱帶雨林,地形險峻,充滿蚊蟲、毒蛇、瘧疾、瘴氣,這些惡劣的條件,超強度的勞動,飢餓,加上槍炮、刺刀、皮鞭等虐待。據澳大利亞不完全統計,一年中,死在這裡的戰俘達1.6萬人,勞工高達17萬人。由於日本人銷毀了大部分有關亞洲勞工的資料,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亞洲人死在這條鐵路上。有人計算,415公里的窄軌輕型鐵路,平均每建一公里就要賠上448條人命,大約每鋪一條枕木就倒下一個生命,因此被稱之為「死亡鐵路」。

「死亡鐵路」最艱難的地段是「地獄之火通道」,距桂河橋80多公里。當年在這一段,戰俘和勞工們用最簡單的工具在一座山中鑿出一條1,000米長的通道。當時日軍役使戰俘和勞工們夜以繼日地工作,黑夜中,在火把的光影裡,鐵鑿撞在山體上濺起簇簇火花,遠看好像地獄之火。通道完成時,大約70%的戰俘因過度勞累、飢餓、疾病等而死亡。所以叫地獄之火通道。

1945年11月28日下午,日軍逼迫戰俘數百人,在桂河橋上排成長隊,自橋頭至橋尾像一條長龍,以此抵制盟軍炸橋。戰俘們直覺感到死神已經降臨,隨即舉手作搖擺之勢,示意該飛機不要投彈轟炸,但轟炸不可避免。奉命轟炸的飛機,將滿載的炸彈,對準桂河橋,眨眼之前,桂河橋便被炸毀斷裂,橋上的數百名戰俘頓時落入煙火與爆炸中,屍體也隨之消失在湍急的桂河水流中。據說,戰俘屍體的鮮血染紅了桂河流水。許多屍體被炸得粉碎,四散在橋下四周。桂河水隨後幾天內仍有死屍的腥臭。

90多歲的新加坡華僑黃思慕老人就是當年修建桂河大橋的勞工。他的家鄉在福建,當年他被日本人抓為勞工,被迫穿上日本軍服,被強行押送到桂河,他根本就不知到了哪裡。當年,盟軍對這座橋轟炸特別厲害,而日本人對待這裡的戰俘和勞工都特別的嚴酷。具體有多少中國勞工在這裡,他也不能完全搞清楚,只知道有很多很多,而最後活下來離開的卻寥寥無幾。

黃思慕老人說,都說桂河大橋、連同死亡鐵路是歐洲戰俘修的,我們中國人,也有很多勞工被強迫在這兒修鐵路。當時有中國軍夫,很多人,是從中國大陸被抓過去的,這些中國軍夫和他們這些勞工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勞工在一起,被發給日本軍服,只是沒有徽章。由於他們穿日本軍服,因此在當地泰國人及西方戰俘的眼中,修建鐵路的工地中,出現了「日本人」的勞工,他們被放在最苦最累的崗位上。實際上,他們都是中國人。

當年,臺灣淪陷為日本殖民地後,日軍在陷於戰爭泥沼而缺乏兵源和勞動力時,不斷強征臺灣男子充當軍夫、志願兵。於是臺灣本土年輕人不是被徵調到軍事工地從事無報酬勞動,便是被迫送往戰爭前線,為日本人賣命。維基百科史料記載,至日本投降為止,總計臺灣人被征為軍屬或軍夫的,多達126,700多人,6萬多人前往南洋。很多人一去不返音訊全無。誰能肯定他們中沒有遺魂「死亡鐵路」的人呢?

網路博文作者張勇進在他的泰緬邊境尋訪《死亡鐵路》中,提到30年前被關押在中共監獄的原國民黨軍上校團長包笑天講的事。

包笑天曾留學日本,與國民黨將軍杜聿明等人有很深的情誼。回國後加入國民黨軍,駐防雲南。1942年他帶領中國遠征軍成為日本侵略軍戰俘後,在泰國與緬甸邊境熱帶叢林裡修筑聞名世界的「死亡鐵路」。

據包笑天講,抗日戰爭爆發後,1942年3月,為了保衛中國抗戰的生命線——滇緬公路,援助英美盟軍東南亞戰場的抗日,應英美盟軍之邀,國民政府抽調了10萬名精兵組成遠征軍奔赴緬甸,與英美盟軍攜手抗日。由於實力懸殊,英聯盟軍後援不繼,戰鬥失利。遠征軍隻身頑強與數倍於己的強敵浴血奮戰,極大重創了不可一世的日軍。最後盟軍抵不住日軍而撤出緬甸,遠征軍被日軍切斷了歸國通道,腹背受敵。跟隨杜聿明將軍撤退的部分,近3萬人成了日本侵略軍的俘虜。包笑天和其他中國戰俘被拉到泰國修鐵路。修筑過程中,戰俘們遭受日本監工殘暴打殺是司空見慣。他們對待病號和偷懶者的懲罰手段,更是五花八門。

懲罰輕一點,是讓病號將一塊石頭舉過頭頂,只要手一軟,上來就用刺刀捅,一直到病號昏厥倒地,然後再用涼水澆醒;懲罰重的處理,是讓病號自己或請別人幫著挖一個坑,將被懲罰者推下坑去,然後用土埋,直到剩下腦袋露在外面。每天都有一大批戰俘、勞工遭受到日本監工的毒打。很多人在受盡了日軍的凌辱與虐待之後,含恨離世,葬身他鄉……

包笑天和黃思慕的講述,從不同角度證明:日本人的確逼迫過大量中國戰俘和勞工修造鐵路。由於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中共竭力掩蓋國軍抗戰的歷史,其中包括國軍與盟軍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史實,而戰時中國的兵力不斷補充和損失,國民政府也無法像英美那樣從軍隊源頭查清人員去向,種種原因導致這段慘烈的歷史隨著少數倖存證人的逐漸離世,永遠成謎。

終究青史不容成灰。靠近桂河邊,在二戰紀念館前的空地上,2003年底,當地華人梁山橋先生和洪庭章先生出於對那些中國死難先輩的緬懷和無人過問的傷悲,決心建立一座華軍紀念碑。他們歷盡艱辛,2004年春天紀念碑終於建成。

走過桂河橋,鐵道一直向前方延伸,左轉隱入樹林深處。再向前約100多公里,就是緬甸的國境。橋左下方河畔,一個漢字橫牌很容易引來遊人的目光:正體大字的「華軍碑」。橫幅後面樹蔭下,矗立著一座並不特別高大的白色劍形碑。劍形碑身四面寫的文字,由正面向左側依次為:孤軍永垂!華軍威立不敗之地!中華英烈浩氣長存!中國遠征軍功高如天!碑身下面碑底部分四面都有墓誌銘,介紹「孤軍」歷史背景和建碑的緣由。碑底後面墓誌銘則是梁山橋先生自己寫的詩「桂河怨」。劍形碑正面基座寫著黃色隸書正體字:華軍碑。

繼續沿鐵路往河岸外側走,幾十米後右轉前行,很快就會在左手邊看到梁山橋獨自興建的孤軍墓——一個戴有青天白日徽鋼盔、從地裡爬出半個頭的中華民國國軍軍人頭像,軍人的兩隻眼睛大睜著,透著悲壯和憂傷。

来源:《新紀元週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