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俚語:「出燈」解

「出燈」是什麼?這是山西汾西的方言土語,意即火柴。早年的老人們,一直把火柴叫作「出燈」,隨後,則又有「洋出燈」、「洋火」等叫法。為何如此稱說火柴?這其實沒什麼奇怪,因為對火柴的叫法,歷來就有許多種。如清福格《聽雨叢談》中的一則筆記,就對此作了這樣的述說。「京師有市取燈者,其名甚雅。」就是說,當時的京師,人們把火柴叫作「取燈」,市場上有賣,且他認為這個名稱很雅緻。他還引《輟耕錄》,說杭州人稱火柴為「發燭」,又叫作「火」,其製法是「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熔磺塗木片頂分許」。又引陶《清異錄》,說「引火奴」、「火寸」亦是說火柴。

可以看出,在火柴的這若干名稱中,「出燈」與「取燈」最為相近,是否「出燈」是「取燈」的變音呢?

把火柴叫作「出燈」,初看顯得土裡土氣,但這個叫法,實在是極為傳神。「出燈」說明人們用得著燈了,需要燈出現了,而燈所以為燈,在於它有照明的功能,但只有把它點著之後,才可照明,誰來把燈點亮?用什麼來把燈點著?有火才可把它點亮,「出燈」正是可把燈點著的東西,所以,「出燈」一詞,正是對這裡一系列邏輯關係的陳述,簡單的這麼一個名稱,即對其作用和功能,做出了高度概括,既形象又生動,但又不那麼直白。所以筆者認為,「出燈」較之「京師」的「取燈」之謂,要更勝一籌。

高粱,別稱蜀黍、蘆粟等,一年生草本,被農民譽為「鐵桿莊稼」的高產作物。高粱渾身都是寶,穀粒供食用、做醋、釀酒、制飴糖、做飼料,高粱的穗可做掃帚,嫩葉及幼苗經陰乾青貯,或曬乾後還可搭配作飼料。上世紀70年代,筆者在小店區洛陽村學校教書,那裡的生產隊搞副業,就是用高粱稈、根燒成的草木灰作原料,熬製土鹽、火硝。

「立夏種茭子,小滿種直谷」,農民依照農事諺語,適時種著像狼尾茭、疙瘩穗、離石黃等老品種的高粱。每年七八月的大暑、立秋、處暑,正是紅高粱吐穗懷肚肚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放暑假的時候,大家結伴去割草,經常去高粱地裡認黑霉霉,黑霉霉是高粱的一種病,聽大人說是由於種子被捂著的結果,重茬地里長的要更多些。黑霉霉嫩時能吃,老了長成黑色霉粉狀就不能吃了。筆者在高粱地裡穿梭,嘴裡還念叨著當時流行的民謠:「黑霉霉蹩脖脖,認不得捏一捏,再認不得扒一扒,巡田的過來甩一刮」。因為一旦扒開不是黑霉霉,而是即將吐穗的高粱,這棵高粱就被毀了,所以,巡田的就怕有人到地裡認黑霉霉。孩子們也最怕碰上巡田的,輕則挨打,重則要受罰。

筆者把認上的黑霉霉插在褲腰帶上,快速走出高粱地,一屁股坐在柳樹下,挨個剝了皮,美滋滋地吃著,弄得黑嘴黑臉。

「處暑不出頭,割得餵了牛」。處暑一過,若高粱還不出穗的話,就長不成了,只能割了餵牛,這時黑霉霉也很少了。

在筆者的記憶裡,高粱、玉米、小麥、糜子都會生出黑霉霉,據說只有糜子的黑霉霉能吃,但畢竟很少了,其它莊稼的黑霉霉是不能吃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