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
2009年,富比士(Forbes)評比世界十大快樂城市,依次是:巴西里約熱內盧、澳洲雪梨、西班牙巴塞隆納、荷蘭阿姆斯特丹、澳洲墨爾本、西班牙馬德里、美國舊金山、義大利羅馬、法國巴黎,以及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我有幸曾遊歷其中部分城市,並定居聞名全球的夢幻城市舊金山長達四分之一世紀,迄今對它仍然深情款款,喜愛與日俱增。
快樂城市必定迷人。有人說,上帝創造世界時,一定在舊金山多費些心思,才使這個港灣城市,天然景觀如幻似夢,美不勝收。加上後天二百多年來累積的人文資源,使得來到舊金山的無數過往行旅,離開之際不禁要高唱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我把心留在舊金山〉(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
歷史上,舊金山曾經「一夕成名」,1847年1月24日,北加州山中溪澗發現黃金;歷史上,舊金山曾經「毀於一旦」,1906年4月18日凌晨5點12分的大地震,全城大半建築物傾圯倒塌,並焚燬於大火中。大地震後不到十年,1915年,舊金山舉辦「太平洋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一座乾淨整潔、擁有現代化摩天大樓的新城市,取代了曾是滿目瘡痍的廢墟。舊金山在地震重創後的短短几年就恢復生機,恰如傳說中的鳳凰浴火重生。
今日的舊金山,是美國少數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大都會之一。它與眾不同的城市風格,混合著西班牙、墨西哥及強烈的東方特色風采,因此足以與「大蘋果」之稱的紐約、英國傳統風情的波士頓、法國味道的紐奧爾良等城市,在「代表性」方面分庭抗禮。
普立茲獎得主蓋瑞‧史耐德(Gary Snyder)曾說:「我不知道還有哪個城市像舊金山,用『走路』就可以看到多元化社區,而且不離『大自然』。」舊金山的多元城市風貌極為顯著,各種文化背景不同的族裔形成不同的社區,真正展現了「城市中有小城市」的都會特質:華埠是海外最大的中國城;毗鄰華埠的「北岸區」則為義大利區,地中海風味十足;「米慎區」是拉丁美洲裔聚集地。都會區使用的語言超過一百多種,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在此共存榮。這城市讓你永遠看不膩、學不完。
在城市景觀方面,百年以上的電纜車依舊每天「叮噹、叮噹」地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攀爬穿梭在各名勝古蹟景點,讓他們得以雙腳踩在一向只能從海報明信片上看到的巍峨壯觀的金門大橋,或欣賞技藝不遜專業的漁人碼頭街頭藝人表演;城市中還可看到開拓時期保留至今的古屋,以及連棟的維多利亞老宅,這已成為舊金山的象徵之一。
給舊金山溢美之辭的人很多,包括升斗小民到大文豪諾貝爾獎得主約翰‧史坦貝克。努力蒐集的話,大概足夠出幾十本書;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一位經常處於飢餓狀態的年輕作家威廉‧沙洛揚(William Saroyan)更誇張形容:「如果您還活著,舊金山不會使您感到厭倦;如果您已經死了,舊金山會讓您起死回生。」因而,舊金山的引人之處不僅是成長,更是成熟;不僅是美麗,更是秀麗;不僅是動人,更是迷人。
舊金山的迷人之處,除了山光水色、人文藝術,以及大都會的氣息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它冬天豔陽高照,夏日雲霧縹緲、冷熱適中的氣候了!
加利福尼亞海邊
受到海洋冷暖流調節的影響,舊金山冬暖夏涼,像個天然的空調系統。沿太平洋的舊金山半島,夏天內陸的高溫和熱氣,造成一股低氣壓,籠罩在整個北加州的中谷(Central Valley)地區,而內陸的熱氣流上升後,太平洋上方的厚重冷氣團便順流擠入內陸上空,冷氣團帶來的水氣,形成漫天蓋地的「濃霧」,沿著太平洋岸,穿過金門橋,進入金門灣及市區。有著醒目橙黃色外貌的大橋,這時看似「身在虛無縹緲間」;臨太平洋岸的市區,也是一片煙霧迷濛。讓金門大橋上的觀光客,或走在街道上的居民,猶如「漫步在雲端」!
「漫步在雲端」!
《湯姆歷險記》作者馬克.吐溫曾貼切形容:「舊金山有最冷的夏天,最暖的冬天!」走在夏日的舊金山街頭,常會看見一群觀光客縮著脖子,緊裹著衣服,一邊抬頭欣賞飄過環美大廈(Transamerica)頂端的薄霧,不可思議地對著同伴說:「沒想到舊金山夏天竟然這麼冷?」
舊金山雖有地震可能發生的威脅,但經年不受龍捲風、大水、暴風雪,嚴寒酷熱等天然災害影響,得天獨厚,不冷不熱的氣候,舒適得令舊金山人幾乎有「罪過」的感覺。在全美其他各地分別遭受天然災害肆虐,造成嚴重人命財產損失之際,舊金山人見面第一句話,總是讚美天氣!
儘管舊金山是全美物價最昂貴的城市之一。在這經濟不景氣的當頭,「城市居,大不易」,但很多人還是堅持留在舊金山,理由之一是,為了他處不能取代的迷人天氣,以及三不五時可以「漫步在雲端」。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移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