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年:地方多少收入不在預算 中央都清楚
6月底審計署公布了地方債務數據,截至2010年底,各級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達到10.7萬億元,大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7%,總體處於可控範圍。但是,有一些地區的債務率超過200%,這表明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過度舉債行為,潛在風險值得關注。
2008年金融海嘯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配合4萬億提供資金支持。這種積極投資的後遺症,使得地方政府負債迅速上升。現在,隨著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還款高峰期的到來,這一問題需要有一個徹底的解決方案。
數據顯示,融資平臺公司、政府部門和機構舉債的分別佔46.5%和23.3%。央行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國共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1萬餘家,其中縣級(含縣級市)平臺約佔70%。
從形成時間看,2008年上半年,地方債務總量約為1.7萬億元。2008年下半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在4萬億元等一攬子政府投資計畫作用下,各地的計畫投資總計達40萬億元,其中多數資金來源於銀行貸款,直接形成了地方政府債務,致使2009年債務規模增長了62%。2010年的債務餘額比2009年增長18.86%。
許小年指出,地方政府花錢沒有約束,導致債務過重。「現在我們地方政府有多少財政收入、多少財政開支都不在預算體系裡,我相信中央政府都不會知道。財政在預算外跑了,預算外跑的無法監控,結果造成支出的膨脹,支出一膨脹又顯得收入不夠,收入不夠就搞土地財政,土地財政一停下來,債務危機就出來了。」他分析。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9萬億元,佔地方財政收入的65.9%。也有專家指出,為了獲得儘可能多的土地財政收入,地方政府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不斷提高房地產價格,實現儲備土地的升值。很明顯,一旦房地產價格持續降低,不僅會出現政府債務支付危機,已開工投資項目後期資金難以為繼,而且會影響相關產業和宏觀經濟的持續穩定。
有觀點稱,應完善財產稅制度,為地方政府建立穩定的收入來源。財產稅以房產、土地等為課稅對象,有較強的地域性,而且稅源充足,稅收收入穩定,具有成為地方政府主要稅收來源的基礎。
許小年則認為,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要靠財稅改革來解決,而財稅改革最重要的一項是預算制度的完善化以及在這個基礎之上加強對地方財政支出的監控,而這個監控的主體不應該是中央政府,應該是各級地方人大,要由民眾和民眾代表來進行監控。
許小年認為,央行的緊縮政策會繼續下去,宏觀調控不存在「兩難」問題,而是而是「兩個」問題。「結果想用一個政策解決兩個問題,它就變成兩難問題了。一個政策只能解決一個問題,一個政策解決不了兩個問題,我們老說貨幣政策‘兩難’,一收緊貨幣,中小企業融資就困難了,這是‘兩個’問題,不是‘兩難’問題。中小企業融資靠什麼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靠什麼解決?我們老想用一個貨幣政策解決N個問題,這不可能。」他說,地方債務危機爆發與否和貨幣政策沒關係,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和貨幣政策也沒啥關係,不要把兩件事兒拉一塊兒去。
許小年表示,地方債務問題不能夠靠繼續松銀根來解決。出售地方政府的國有資產還債不失為一種短期措施。長期措施是我們的財稅改革,財稅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對地方財政的制約機制。制約機制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預算制度的完善以及在這個基礎之上加強民眾和民眾代表對地方財政支出的監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