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擔憂困擾中國股市 (圖)

就在兩個月前,中國股市似乎還漲勢如虹。

截至當時,上證綜指是今年亞洲表現最佳的股指,幾乎所有亞洲券商都在預測該指數將進一步上漲。

但對於看漲中國股市的人來說,事情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

自4月中旬見頂以來,上海股市已回落逾10%,投資者越來越擔心中國經濟在通脹居高不下之際出現放緩。

「股市面臨的首要風險,已開始從擔憂通脹和旨在遏制樓價上漲的措施,轉向對增長的擔憂,」紐伯格伯曼亞洲(Neuberger Berman Asia)常駐香港的基金經理姚毓林(Frank Yao)表示。

根據匯豐(HSBC)和Markit的一項調查,中國製造業產出增長在5月份跌至10個月低點,引發了人們對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突然減速的擔憂。

中國政府將於今日發布一項更翔實的採購經理人調查。預期調查結果將進一步證明中國經濟正在放緩,製成品的庫存正在倉庫中迅速堆積。

不過,多數經濟學家預期中國經濟將出現「軟著陸」,他們預測,中國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1年將增長約9%,低於去年的10.3%。

但並非所有人都這麼有信心。

朗伯德街研究(Lombard Street Research)的中國策略師黛安娜•喬伊列娃(Diana Choyleva)相信,中國政府要想把通脹遏制在可控水平,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需要顯著低於趨勢水平。

喬伊列娃表示,其後果之一是,中國企業將看到自己的利潤「受到重創」:一方面營收趨弱、另一方面單位勞動力成本繼續上漲的雙重打擊。

平均而言,中國企業報告2011年首季實現強勁銷售增長,這對看漲人士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但看跌人士指出,不斷上漲的工資和大宗商品價格侵蝕了利潤率。

與此同時,據報紙報導,中國機械製造商在4月份遭受了突如其來的銷售暴跌,跌幅遠遠大於正常季節性波動的範圍。這些報導已導致中國機械製造板塊股價大跌。

投資者正準備迎接定於6月中旬發布的下一批中國通脹數據。

此前,消費價格指數(CPI)從3月份5.4%的32個月高位微幅降至4月份的5.3%,遠高於政府制定的4%的目標。

「看來通脹壓力將存在下去,即使在下半年也如此,」荷寶(Robeco)駐香港的基金經理繆子美(Victoria Mio)表示。

與別的金磚經濟體一樣,中國正竭力阻止通脹在經濟中變得根深蒂固,以免降低生活水平,導致社會動盪。

不斷上漲的價格(尤其是食品價格)會引發騷亂,並已被證明是引發中東民主革命、推翻一些獨裁政權的因素之一。

為遏制價格上漲,中國政府自2010年10月以來已四次上調基準利率、八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市場參與者預期,中國官方在今年底之前將再加息一、二次。

除了提高信貸價格以外,北京方面還降低了銀行獲准放貸的總體金額。

廣義貨幣M2的增長已從2009年近30%的高點,降至過去兩個月平均16%的水平。

中國企業正感受到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無法從商業銀行獲得信貸,因為這些銀行傾向於為大型國有企業提供廉價貸款。

「典型的較小型借款者將轉向由信託公司和地下錢莊構成的影子銀行體系,」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

「這些地方收取的利率遠高於銀行貸款。」

商業銀行提供的一年期貸款利率只有7.4%,在一個按名義價值計算增長率逾兩倍於此的經濟中,這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利率水平。

然而,據威廉姆斯表示,從信託公司——中國銀行體系以外的一種投資工具——借款的中小企業,不得不為一年期的貸款支付高達20%的利率。

向地下錢莊借款的企業,則必須支付更高的利率。

信貸緊縮的影響正波及股市。

深證綜指(該股指的成份股規模一般比在上海上市的公司小得多)今年已大幅下跌。

上證綜指自今年1月以來下跌2.3%,而深證綜指已下跌13.9%。

由初創公司構成的創業板指數(ChiNext Composite)下跌25.5%。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上週刊文宣稱,中國股市在尋底,下跌空間不會很大。

這家官方媒體也許有點道理。

根據麥格理(Macquarie)的研究,在市值加權基礎上,上海股市的股價大約為預期市盈率的12倍,與長期均價相比有30%的折讓。

按照這一衡量標準,中國股市的走向只能向上——只要中國企業實現2011年的盈利目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