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玩!就是玩!(組圖)
一名曼哈頓的媽媽控告她女兒就讀的幼兒園,學費每年19,000美元,老師卻沒有為她4歲的女兒做充分準備,應付私人名校幼兒園的入學考試。
本月初,妮可(Nicole Imprescia)向約克大道幼兒園提起訴訟,聲稱她的女兒盧西亞(Lucia)沒有接受智力測驗,被降級到混合年齡的班級,談話內容仍圍繞著形狀和顏色。因此,妮可選擇為女兒退學。
訴訟說明指出:「這所幼兒園證明不是一所學校,而只是一個大的遊戲室。」這一切似乎在控訴說:「想像一下,孩子們在玩!」
據《紐約時報》的引述,該宗訴訟指控學齡前教育,對於一個孩子將來人生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有家長說:「讓孩子進入長春籐大學,是從幼兒園開始的,這不是什麼秘密。」也有一位母親說:「有研究表明進入好的幼兒園,比進入一個普通的學校,可保證將來有更多的收入。」
北卡羅萊納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的總監凱瑟琳加拉格爾(Kathleen Gallagher)卻對於這些所謂的研究,前所未聞。她說:「我所知道的是沒有證據為基礎的研究,指明這些有特權的孩子,可確保將來的成功。」但是,有研究指出,一些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學生將來在學校成績和標准考試也做得比較其他學生好,而且大多數具有較高的教育成就。
她懷疑:「這些聲稱可以讓你的小孩進入長春籐名校的幼兒園,真的做得到嗎?」可悲的不是那一位曼哈頓媽媽妮可的訴訟,而是紐約市的教育界也似乎在推動兒童早期學習成績分數,而不是讓小孩享受玩積木城堡的樂趣。
加拉格爾說:「玩樂是孩子們學習的最好環境。」
但是,《紐約時報》描述為學前兒童提供「昂貴的顧問和考試準備材料」的話,許多重學術的兒童憑著考試成績的高分,足以引起精英私立學校的注意。
《時代雜誌》作家邦尼洛文(Bonnie Rochman)的女兒就讀以玩游為主的學前班,在幼兒園裡,女兒在老師指導下,跟其他小孩子一起大力搗碎土豆做小吃,創造藝術。孩子們跳舞,唱歌,閱讀書籍和表演故事。
當邦尼洛文在家寫作時,小女兒會坐在她旁邊,自己給小熊閱讀故事書《我們將會去獵熊》。六年前,邦尼洛文幫她的大兒子找幼兒園時,她清楚記得問幼兒園的總監為人父母,應該指望孩子學習什麼。當時,總監對她說:「他將會學習自我控制,按照老師的指引,學習建立自信,跟其他小朋友相處,還有搗亂。他不會被逼學習背乘法表或被逼學習閱讀。」
邦尼洛文說:「嗯,好吧。」對於第一次為人父母,她確實是不會知道這些的。
塔夫茨大學兒童發展的名譽教授大衛艾爾金德(David Elkind)指出,所謂學術為主的幼兒園教導的方式,對於兒童和家長也沒有任何好處。
艾爾金德說:「這是一個家長的問題,不是一個孩子的問題,許多的家長受到同儕壓力,認為如果不把小孩放在高壓力的環境學習,是剝奪他們子女的前途。」
現時,許多歐洲國家在於幼兒教育方面,把重點轉為玩樂,多於學術。在俄羅斯,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小孩在6歲或7歲前,還沒引入閱讀的課堂。即使在學術強國如中國和南韓,也開始意識到孩子玩樂的重要性,著重培養小孩的創造力和好奇心。
事實上,《幼兒教育學術指引:挑戰或壓力?》一書,作者引用的研究顯示,著重學術的前學齡兒童會比較焦慮,有較低的自尊。在未來的學業成就上,他們沒有比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孩子更加優秀。而且,肯定的是,這些小孩的童年沒有那麼多的樂趣。
原標題 美國幼兒教育不輸起跑點
- 關鍵字搜索:
-
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