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家博物館及其展覽安排

京天安門附近、後門對著天安門、有孔子大象的國家博物館,面積之大,大概是世界第一,有兩百萬平方尺,建築極為富麗堂皇。

建築博物館的也還不是中國的公司,徵求世界各國公司最後被德國的一個大公司搶到這個生意的。實際上他們的設計並沒有被中共接受,中共自己另有打算,決定最後還是最高的政治局常務委員九個人做的。李長春是這件事情的發號施令人。

為什麼要造這樣一個大的博物館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從2001年中國爭取到奧運主辦的會議以後,英國的一些專家到北京來訪問,認為中國北京實際上只是一個三流的城市,頂多跟華沙和曼谷相同,沒有很像樣的博物館。這使共產黨受到刺激,認為一定要造。

所以這樣在2003年,就決定造一個大的博物館;然後是有種種設計、種種困難,最後是2005年開始動工,由德國公司負責建造,本來是要在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的時候開張的,但是趕不及,需要推延到兩年以後也就是現在這個時候。

這個博物館並不是完全新的,它其中包括了歷史博物館,還有一個中國革命博物館。在這兩個之上要造一個更大的,所以這是重新建造的。中國的博物館是中共的博物館,只是為黨宣傳,一切是聽黨的命令的。而黨基本上不是要宣揚文化、宣揚歷史,而是要宣揚黨的光榮、正確、偉大。在這個起源之上,所有專家意見都不被接受。

將來在準備開始展覽以後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就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第二個就是鴉片戰爭以後150年來的中國歷史,這個是他們的重頭戲。在這個重頭戲上,他們是當然要以黨為中心。

第一個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怎麼樣來展覽,這個當然需要專家的討論,所以他們有一個專門的諮詢委員會,都是學者、專家組成的。其中有一位北京大學的考古學家詳細講內部的情況,他們有許多很合理的建議、各種不同的看法,最後都被否決。而負責開會的主要是共產黨的中宣部,說實話,中宣部就是全部主宰了這個會議,所以這位考古學家根本就不承認這是一個歷史展覽,而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宣傳。

在這個政治宣傳基礎上,他們就是只強調一樣,就是要搞最寶貴的文物出來給人家看。寶貴文物大概差不多有幾千件展覽出來,可是真正的歷史文化內容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這次他們跟毛澤東的歷史觀不一樣,要講中國歷史都是怎麼樣和諧統一、民族之間如何地相親相愛,造成這樣一個國家,完全是理想化的歌功頌德,包括元朝人征服中國,也變成是很好的事情,是民族團結的一個大的進展。所以這裡面只講民族的統一、和諧,而把少數民族受壓迫,或者民族之間、階級之間受到的某些衝突、某些壓迫是一概都沒有了。

第二部分就是共產黨宣傳自己的。鴉片戰爭以後,它也承認有一些愛國的人起來,好像跟帝國主義奮鬥,跟帝國主義侮辱中國、侵略中國相抗;可是他們都是錯誤的認識,所以只有等共產黨出來,就是1921年共產黨出來以後,中國對抗帝國主義才走上正路;然後就是一路光榮、偉大,一直到1949年建立政權,建立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中國歷史實際上是從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開始的,或者說「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這種口號開始的。

不過在第二次歷史展覽中間,有人就建議像大躍進、文化革命,也都要想辦法,至少把困難提出來,這個最後也被否決了。所以你看到的博物院是中國歷史從五千年前到今天,都是一片光明;這個一片光明主要都是共產黨的功勞,這就是這個博物院的基本的目標。所以在這樣一個公開製造謊言、臉不紅耳也不赤,那是非常少見的情況。

我覺得中國一句老話就是「人無廉恥,王法難治」;毛澤東說人要不知羞恥,那就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了。他那時候還說了一句比喻,比如說我京戲比梅蘭芳還唱得好,那不是無恥到了極點了嗎?可見現在共產黨所走的正是毛澤東當時所譏笑的那條路,這是非常可笑的。

當然現在這個博物院我們也承認它有一些新的改進,這個改進比如說它展覽不止是中國的,也展其他民族的。比如說印加、印卡文明在它那兒也有一個展覽;從4月份開始,好像有一個很重要的要進行一年的展覽,這就是歐洲的啟蒙運動的展覽。

這個運動展要長達一年之久,很多很微妙的藝術品在從歐洲運來,歐洲人有些擔心,有些博物院借出來在這個博物館裡面展覽,他們是願意的;可是這樣長的時間,到底是不是合適,他們也很懷疑。為什麼要展一年,我們也不清楚,但是最妙的是啟蒙運動最重要的我們都知道是人的個性出現、受到尊重,特別是普遍人權,還有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這些政治觀念可以說是精華之精華,藝術當然是跟這個配合的。

可是藝術的表現方式當然不是像政治思想那樣明確,也不是那樣直接,可是這些東西共產黨是有辦法的,它只要展覽繪畫或者是其它的藝術品,但是不涉及任何與政治有關,不許任何人發生懷疑,希望仿照歐洲的啟蒙運動。因為過去我們講五四運動就是中國啟蒙運動,講科學跟民主就是啟蒙運動的結果,事實上也確實是依照了啟蒙運動計畫而來的。

所以共產黨這次博物院運作的目的跟它的方式,應該報告出來給大家好好想一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余英時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