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是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主因
去年年初,研究機構一致判斷去年中國物價形態是中間高兩頭低(因為去年翹尾因素在6月、7月達到全年最高2.1%的水平,而後回落,而新漲價因素預期相對平穩),但實際運行結果並非如此。
去年,從8月份之後,物價上漲的趨勢在逐漸加強,11月份的物價超過了5%。但很多分析將物價的超預期歸結為農產品的價格上漲,併進一步將農產品的價格上漲歸結為惡劣的天氣。換句話說,惡劣的天氣過程結束後,農產品價格就會回到正常的水平,一切回到正常的軌道。
如果上述分析正確,則治理當前的物價上漲就不應該使用貨幣政策,應該使用財政政策,通過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來刺激農產品的供給,應該在供給上做文章。
要說去年的氣候不好是事實,但1998年中國出現全國範圍的洪澇災害,幾乎所有的河流都出現超警戒水位,農產品自然也出現減產,而那一年農產品價格並沒有出現上漲。從統計結果看,去年自然災害並沒有導致糧食的減產,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因此,簡單地將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歸結的惡劣天氣是不成立的。
筆者認為,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深層次的原因是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即使天氣好轉,通脹的形勢也不會好轉,除非房價出現下跌。
房價在統計上是不計入消費物價指數的,那麼,房價上漲時如何影響到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呢?
房價上漲首先傳導到工資上。住房消費是當前勞動力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價上漲當然會導致工資上漲,這是最近幾年工資價格不斷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不同階層、不同經濟主體由於房價上漲而導致的漲工資的方式有所不同。
對於公務員來說,房價上漲了住房補貼隨之增加,有些特殊的公務員享受廉價的「經濟適用住房」是變相的漲工資;醫生、教師等群體也同樣屬於高房價的受害者,但由於他們自己職業的優勢逐步將自己的負擔轉嫁給社會其他弱勢群體,通過其他方式給自己漲「工資」,表現在醫療費用上升、子女上學費用上升、行政亂收費增加等諸多方面;而普通工人只能通過消極的方式對低工資表示不滿,企業主則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下被動給工人漲工資。根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的威廉亚洲官网 資料,2010年我國大多數城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加了22.8%。
在工資上漲的帶動下,農產品漲價應該是必然的,因為工人工資的增加就意味著務農的機會成本的增加。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最近幾年農村的農業機械普及很快,即使在地勢不平坦的南方農村也不例外。2000年之前的50年時間裏,中國農村的農業機械的普及速度十分緩慢,現階段的機械替代勞力之所以會成為趨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農村勞動力,當房價上漲刺激工資上漲時,農業勞動力的成本就會大幅度增加,使機械替代勞動力成為可能。這就是經濟規律的作用。
從農業機械的普及就可以反推出勞動力成本的確在大幅度上升。根據筆者的調查,城市的建築工人的人均工資在2005年大約為30元/天,而2010年增加到了100元/天,5年時間增加了兩倍多。建築工人與農民屬於同一個社會群體,二者之間的身份轉換基本上沒有什麼成本和障礙。換言之,農民的單位時間工資在過去的5年時間裏增加了約兩倍多。
農業勞動力的成本增加當然會刺激農產品價格的上漲。研究表明,這一輪農產品漲價有規律,單位產品用工量越多的農產品漲價幅度越大,棉花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因此,棉花的漲幅最大。糧食的用工量相對較少,因此,其漲價幅度也較小。
總之,農產品的價格上漲與人工成本之間呈現高度的相關性。極端的天氣只是促成這些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導火索,其根源在於住房價格的上漲。如果將農產品的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少數公司的炒作就有轉移視線之嫌了。
實際上,從2006年以來,國家每年都公布糧食的政府收購價格,有意思的是,2007年的政府收購價格與2006年沒有變化,結果是市場交易的價格一直高於政府收儲的價格,政府很難收到糧食儲備,於是,2008年將小麥等收儲的價格每公斤提高了1毛錢,2009年在此基礎上再漲2毛錢。可見,政府在制定糧食收儲價格時,必須充分考慮了市場情況,如果收儲的價格低於市場的價格,政府就被動。
為什麼2007年市場價格高於政府收購價?物價上漲是主要原因,而導致物價上漲的因素中,房價的大幅度飆升不可不提,2007年的房價漲幅及住房交易量是創歷史新高的(2009年比2007年更火爆)。同樣的情況又反映在2010年市場上,儘管2010年國家制定的糧食收購價格比2009年又漲了幾分錢,但其漲幅顯然小於2009年房價的上漲幅度,因此,政府收儲必然面臨難題。從非官方的統計資料看,2009年全國的房價漲幅大約為25%,而糧食收儲價格上漲只有3%左右,與年初政府制定的全年通貨膨脹目標基本一致。顯然政府在年初制定收儲價格時沒有考慮到房價上漲對糧食生產的機會成本的影響,遇到的情況與2007年基本一致。
從以往的經驗看,糧食豐收會抑制糧價的上漲。中國的糧食已經實現連續5年豐收,因此,政府在2010年初制定的糧食收購價格本意是刺激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的,政府年初的預期是糧食的市場價格會低於政府的收購價格的,但沒有想到目前的尷尬局面:從年初開始,糧食已經上漲20%左右,政府收儲價格遠低於市場交易價格。這就是經濟規律的作用,而有關部門還沒有認識到這個規律。
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必將引起更廣泛的工業產品的價格上漲,導致CPI新一輪的上漲,引起新一輪的貨幣貶值。
需要注意的是,住房價格上漲與勞動力的「劉易斯拐點」正好疊加在一起,容易引起勞動力工資的快速上漲。
從房價與收入之比看,如果房價維持不降,未來一段時間工資上漲幅度將驚人(至少超過1倍),即使在非中心城市也是如此。因此,筆者認為,政府應該像重視通貨膨脹一樣重視房價問題,要採取堅決的措施遏制房價的上漲,否則房價推動型通貨膨脹將持續很長時間。在春節之前,中央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新一輪的嚴厲調控,其深層的用意應該是針對通脹的。
看來,房價上漲帶來的各種好處與快感將很快結束了,接下來的是高房價的各種副作用接踵而至,物價上漲只是諸多副作用的一種而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