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籍人出新書 揭露在共黨主政下商人只顧利益無信譽

 2011-02-15 00:5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從混雜了三聚氰胺的奶粉,到塗料含有鉛的兒童玩具,中國大陸的產品近來不斷爆髮質量問題。一位在中國工作超過十年的美籍經理人孟天(Paul Midler),週一下午在臺北暢談他和大陸製造商週旋十年的工作經驗。他認為,共產黨主政下,政治環境的不確定,養成了一批眼光短淺,只追逐眼前利益的大陸製造業者。

孟天的新書《黑心帝國:中國製造業第一手全揭密》,週一在臺北國際書展上發表了繁體字版。孟天本人也親自出席發布會,用著發音不太標準,但十分流利的普通話,談他在大陸的工作及寫作經驗。

孟天說,二十年前,中國製造的產品開始進入美國市場,不管是政府或消費者,都沒有意識到中國產品可能產生質量問題。消費者總認為,政府會為他們把好關,但當局始料未及的是,製造黑心產品的不肖商人,實在太聰明瞭。

這些不肖的大陸商人有多「聰明」?孟天舉塑料瓶做例子:美國貿易商向廠商下訂時,規定的重量是五十六克,廠商送的樣品,也確實是五十六克。於是雙方就簽了合約,開始製造、出貨。但一開始交貨,瓶子的重量確實是五十六克,慢慢地降到五十二、四十六克,直到有一天有人不小心把瓶子掉在地上,竟然打破了,才發現製造廠偷工減料。

大陸內地,也販賣不少知名品牌的仿冒品。在孟天的書中提到,在一個製造沐浴乳、洗髮精的工廠裡,一頭是正品,另一頭就是知名品牌的仿冒品。他寫道:「他們其中一個產品叫歐蘭(Olan),商標完全模仿知名品牌歐蕾(Olay);倉庫裡另一個產品叫Risoft,在華南地區賣得很好,看起來和寶僑公司的產品飛柔(Rejoice)洗髮精非常相近。」

孟天說,他寫這本書,希望回顧這二十年來,開放中國大陸產品進口美國的教訓。當時,並沒有設計一套有系統的管控和檢驗標準,直到現在,中國商品爆髮質量危機,才發現為時已晚。

對於大陸黑心商品文化的背後的結構性問題,孟天比較中國和美國,他說,在美國,一個製造業者向銀行貸款投入生產,是以十年、二十年為期,慢慢償還;但相對的,中國的業者,卻會努力地趕在三、四年內就回收,為求獲利,因而不擇手段。

孟天認為,或許是因為中國整體的政治環境不穩定,法治不上軌道。今天頒布的政策、政府批定的項目,明天可能說變就變,造成製造業商人只顧眼前,信用和商譽,「明天再說吧」。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