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來臨,新春佳節前的一月二十九日,多位留美的中國留學生,在一年一度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的農曆新年聯歡晚會的會場外,以另一種派發禮物的方式表達他們對祖國和新春佳節的感受。他們派發的禮物是兩本書和一封信,一本是《六四民間白皮書》、一本是《中國民主黨簡介》還有一封公開信。參加這次活動的留學生,主要是八十和九十後的年輕學子。
在公開信中,作者表示:雖然自己美國學習生活,但是祖國卻永遠是他在體驗美國社會時所思索的主題。而面對中國社會目前普遍存在的不公平現象,經過痛苦的思索,作者認為: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對現實麻木,隨波逐流,要麼接受現實並喚醒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希望大家聯絡他,一起交流,並通過行動「為國家打拼更多、更堅實的基礎。」
本臺專門聯線採訪了這次活動的組織者和公開信的作者施毅。
法廣:施毅你好
施毅:你好,
法廣:這次以派發書信的形式來慶祝兔年新春,當時公眾的第一反應是怎麼樣的?
施毅:公眾的反應是好奇,有些人還有點警惕。因為當時公開信跟白皮書和民主黨簡介是放在一封信封裡,信封是封好的,我們又為了不影響噹時會場的氣氛,所以特別跟他們說,在會場上不要打開,回家之後再打開。
法廣:活動之後,他們回家打開信後有什麼別的回饋?
施毅:有,很多人給我發了郵件,甚至有一些人是看到同學有白皮書,他自己沒有,他後來發份郵件來說:可不可以寄一本。反應很熱烈,我開始都沒有想到,那麼多回應。
法廣:在公開信中你說: 你生命中的一切思索、成長和進步,都從尋找六四真相開始的。那麼你是怎麼看六四的?
施毅:對於我來說,這件事情很簡單,在那年夏天學生因為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訴求走上街頭,然後政府竟然對學生開槍,這就是我開始的一種想法。後來我是自己讀到這本《六四白皮書》之後,我發現了裡面有很多我事先並不知道的政治背景,比如說:當時文革過後,百姓突然發現物價又漲了,還有其他很多,中央領導人裡面的人事變動。而共同導致了這些東西(六四),我其實現在對這個(六四)並沒有一個特別完整的看法,我就是覺得這是中國的一個歷史事實,我現在沒法作任何一些評論,就是覺得這既然是中國的一個歷史事實的話,那我們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而不是像我的個人成長經歷。我從大概十五、六歲開始,就一直是在尋找他的真相。父母也好,向其他的長輩的口中試圖去問,但是都問不到任何更多的信息。我自己來美國後,進圖書館,上網去查這些東西。我就覺得:無論事情是怎麼樣的,就應該寫進歷史書,應該政府有一個坦誠的態度,讓所有的青年人知道這是怎麼一會事,而不是現在這樣遮遮掩掩,沒有任何人知道。
法廣:你同齡的同學朋友,對六四又是怎麼看的?
施毅:在我來美國以前,我很少有機會跟同齡人探討六四的真相。因為,所知道的信息不一樣,也沒有辦法做這樣的溝通;來美國之後,我更發現大部分我的同齡人並不知道這件事情,所以這也是我為什麼要發公開信和白皮書的原因。我就是希望通過我這樣的行動,讓更多的人對這件事有一個儘可能客觀的認識,然後才會開始思考,有了這樣的思考才可以有下一步討論。
法廣:你還是希望引起他們對六四的關注?
施毅:對,對六四的關注,現在並沒有到說討論的這一步。因為,這些最普遍的中國學生,我的同齡人,他們對這件事情甚至連一個完整的認識都沒有,他們有非常有限的信息,我覺得現在無法做出更多的思考。
法廣:最近突尼西亞、埃及發生的民主變革,給你了什麼樣的感受?
施毅:我的感受就是說,我希望,也許中國某一天出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然後突然民眾就走上街頭了,就可以和突尼西亞和埃及這樣了。我的想就是說,如果再有一個機會,中國人民有機會像他們那樣走上街頭的話,可能我們比他們更成功。為什麼這麼說,你想一想,埃及和突尼西亞這兩個國家,可能他們的人民並沒有什麼街頭運動、街頭鬥爭的經驗,他們行動出來,也沒有很明顯的政治訴求,而我們中國不一樣,六七十年代,從文革開始的那一輩人、到八九年這一代人,他們現在都活著,相當一部分人有很豐富的經驗,關於街頭運動這樣的鬥爭,再加上現在的年輕人熱血沸騰,網路資訊如此發達,他們的觀念更貼近於社會的普世價值。我想如果一旦有這樣一個機會,事情發生的話,很可能中國人也會走上街頭,也要求那樣的變革,那個時候我們會有非常清晰的鬥爭目標,我們的結果可能比他們的還要成功。
法廣:施毅,謝謝你,接受我們的採訪
施毅:非常感謝給我這樣的機會。
- 關鍵字搜索:
- 留美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