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上一堂理財課:怎麼教孩子理財
如今,孩子們的物質要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滿足,家長們就算自己過得「摳門」一點,也巴不得把最好的全給孩子。然而,孩子的物質生活太過豐裕,他們就體會不到世事艱難,甚至到了成年都根本不懂怎麼去理財。如果能有計畫、有針對性地灌輸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那麼,將來擁有正確財富觀念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父母自己會理財嗎?
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講,如果你問他們:「你小時候有沒有接受過理財方面的訓練?」估計大部分人都會說:「沒有」。
如果你再問一些父母:「你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過理財方面的教育嗎?」很多父母肯定也會給出同樣的答案:「沒有」。
對於父母來講,可能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灌輸給孩子們一些理財知識,但是他們很少在這方面給孩子一個系統、全面的講解。
畢竟,很多父母自己對理財的知識也是一知半解,連自家的收入支配也大感煩惱,又怎麼有精力給孩子「傳道解惑」呢!
如果我們拿理財的問題去問老師的話,他們八成會說:「我們學校的數學課本來就是和理財掛鉤的啊,它可以教育孩子們如何節約用錢呢!」
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可能只有不到1/10的人真正意識到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重要性。其實不要說孩子,就連許多成年人都不知道如何「聰明地」花錢,更不知道如何去安全持有自己的資產,並讓這些資產擴大化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投資頭腦」。
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只會把錢投向能給他們帶來蠅頭小利的地方,還有一些人因為擔心投資失敗帶來的損失而不敢擅自妄動,另外一些人則因為盲目進行高風險投資而導致虧損,更有甚至於血本無歸……
大部分人只知道存錢和花錢是怎麼回事,但是會理財的實在太少了。如果仔細去研究極少數會理財的人,你會發現,他們都曾花費過不少精力財力去學習理財知識。所以,如果能有計畫、有針對性地給予人們理財知識的培訓,學會正確理財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不單成人如此,對正值求知慾旺盛期的孩子來說,更需系統地學習如何理財,只有早早具備了這方面的知識,才能在人生路上少走些彎路。
怎麼教孩子理財?
一些出身富裕人家的孩子們對金錢毫無概念,他們的父母多是隨心所欲地給孩子金錢、財物,經過長久地耳濡目染,孩子們對「何謂理財」更是漠不關心,總是理所當然地揮霍著父輩們留下來的財產。常言說:「富不過三代」,根源就在於此。其實,孩子到了8歲,懂得想辦法為自己掙零花錢,懂得要到銀行開戶,也就是到了可以培養理財能力的年齡了。
那麼,如何進行理財教育呢?
第一,培養孩子儲蓄的習慣。
孩子年齡比較小,錢不多的時候,可以用儲蓄罐儲蓄。金錢數目比較大,又不願意讓大人代管的,可以讓孩子到銀行辦個儲蓄卡。
儲蓄是理財的基礎。有的孩子養成了不良的消費習慣,口袋裡一有錢就想消費。F的女兒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滿足不了就撒潑,每個月幾百塊錢的零用消費讓F受不了。一次,7歲的女兒看見鄰居的孩子有兒童電腦,她也吵著要,遭到拒絕後,每天鬧個沒完。
顯然,這個孩子已經養成了亂花錢的壞習慣,要將壞習慣一下子戒除,這是不可能的,長久形成的習慣也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消除。最好的辦法是先滿足她的一部分慾望,然後導入正確的觀念。於是F這樣說:「要買電腦可以,但是爸爸沒那麼多錢,不如我們合資買,你出一半,爸爸出一半。」這個辦法雖然沒有滿足她的全部願望,但至少讓她有奔頭,比起完全拒絕她效果好得多。於是,F引導孩子存錢,等到她把零花錢和壓歲錢存到一定數額的時候,再合資來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然學到很多處理金錢的方法,至少知道,錢不是想要就有的。F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沒有硬碰硬,而是把這件事變成了一個教育過程,讓孩子學會攢錢,學會溝通與合作。這樣孩子以後也會知道,買任何東西,必須要經過自己的努力,而非伸出手來這麼簡單。
儲蓄是培養零存整取觀念的一種方式,而零存整取則是理財的基本手段。這些觀念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對孩子特別重要。家長有時候不屑於花時間培養孩子這種良好的理念和習慣,等孩子反其道行之,危害性出來了,才曉得最簡單的教育其實是最必要的教育。
第二,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源。
孩子的錢,一般都是不勞而獲,是父母、親朋好友以各種的名義送給孩子的,比如壓歲錢呀,生日禮物呀,過節費呀,成人禮呀等。這些錢來得很容易,如果父母不給孩子講清楚這些錢的來源和意義,孩子就會覺得,只要過年過節過生日,錢就會來了,年年如此。所以你必須讓孩子明白,從父母手裡拿的錢都是父母的勞動所得,父母要用這些錢來養家餬口,錢裡有父母的辛勞,將來孩子長大了,也同樣要承擔養家的重任。如果是親朋好友送的,則要讓他明白,這些禮物將來他是要還的,並非人家天生就該給他。
懂得儲蓄的重要性,得知錢財來之不易,是理財的兩個思想基礎。
第三,教孩子理財並引導孩子合理消費。
首先要讓孩子適度瞭解家裡的經濟狀況,初步瞭解理財的基本手段。比如銀行利息,乃至其他適合孩子的投資方式。有些炒股的家庭可適度讓孩子參與炒股,只要掌握好度,這也是孩子學習理財、瞭解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手段。但不宜沉溺,不宜培養賭博心理,可以從整個股票行情、股市原理方面去引導,教孩子理解投資原則,虧贏都要學會以平常心承受。甚至可以玩大富翁遊戲,先在虛擬的環境裡鍛練他的投資理財能力,然後在實踐中操作,這些都是讓孩子學會理財的好手段。
這些理財的方式,一是讓孩子手中的錢保值、增值,二是鍛練孩子的理財能力。當然,在以不影響孩子學習,不影響發展其他興趣為前提。事實上,在具體操作時很多家長會心生疑惑甚至惶恐。因為有的孩子一看到「玩錢」這麼好,可以增值,來勁了,一放學就看股票,就問自己的戶頭,甚至時刻惦記著。家長一看,完了,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孩子精力全花在這上邊了。
這時候不要慌,孩子剛學會理財,是會有這麼一個階段,投入過多的精力和興趣,整日裡像個財迷,甚至因此削弱了學習功課的興趣。這跟我們學會任何一樣新事物時的心態是一樣的,例如剛剛學會開車,特別上癮。我們的方法是等待上癮期慢慢過去,以不過爾爾的淡定態度,來削弱孩子的熱情。當然,也有孩子會長時間沉浸其中,他有可能會是理財投資高手,家長可以用理性的態度幫助他平衡理財、學習和其他活動之間的關係。在時間上平衡,在精力上平衡,通過一段時間的調適,讓孩子達到正常狀態。
怎麼教孩子花錢?
儲蓄、理財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消費,用孩子的錢買他需要的東西。因為8歲至14歲的孩子已經具有獨立的品牌偏好,他們決定著全球每年3000億美元的消費,並影響著10000億美元以上的消費選擇。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孩子,人均年消費在幾年前就達到10700元。孩子身上有錢,父母對於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什麼時候要節制,都需要耐心跟孩子解釋。因為孩子在喜歡的東西面前,很快會忘掉金錢的概念,家長需要幫助分析是否應該進行消費,這是財商教育的重要部分。
錢到底是用來幹什麼?從本質上來說,賺錢並不是最終目的,因為錢只是一種工具。你手裡有很多錢,但你不消費時,它就是廢紙。因此,錢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死錢,一種是活錢。死錢就是賺了但不知道用來幹什麼乃至根本沒有價值的錢,活錢就是能發揮其經濟價值的錢。舉個例子,比爾·蓋茨要把大部分財產都捐給慈善機構,並且呼籲全世界的富翁拿出一半財產捐獻給社會,這就是把死錢變成活錢的方式。
為什麼呢?對比爾·蓋茨來說,他的錢將來幹什麼用?一是捐獻給社會,二是讓子女繼承。對他的子女來說,繼承幾十億還是繼承幾百億,差別並不大。要花一輩子都花不完,要毀幾百億都不夠毀,增加幾個零沒多大意義。你留給孩子的財富越多,其實是剝奪他的快樂和奮鬥的空間,他會躺在錢堆裡不知道該幹什麼。這麼多錢全部留給孩子,發揮不出錢的價值,是死錢;倘若回饋給社會,讓更多的人受益,無疑這筆錢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不但是活錢,而且活得很厲害。
當然我們的錢不像首富那樣多得花不完,但同樣有死錢和活錢的區別。具體到孩子身上的錢,跟我們成人一樣,有幾個主要用途:一,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二,幫助他人,禮尚往來;三,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
第一種用途我們不必說得過多,家長引導孩子適度消費即可。比如有同學或朋友過生日,孩子總是希望送貴重禮物,家長引導孩子量力而行,告訴他真正表達情感的方式不是單純依靠錢。
第二種用途,幫助他人,這個在現代社會中很普遍。比如學校裡要捐救災款,這個時候就要跟孩子分析什麼才是金錢的最大價值。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同理,在人家最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一文錢可能救一條命,這是金錢發揮最大價值的地方。幫助他人,幫助受困群體,是金錢最大的價值所在。
第三種用途,在儲蓄與投資增值中有意識地花錢,讓金錢發揮最大的價值。這個世界上守財奴很多,存摺裡有很多個零,生活中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貪小便宜,更別提資助他人,回報社會,那麼這時候儲蓄的意義就不大。儲蓄的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未來的消費。善於用錢的人,錢是他的奴隸,而善於存錢卻不會花錢的人,是錢的奴隸。這裡面差別可能就一點點,但性質相反。
如果你的孩子只懂得索取,往自己的錢罐子裡填錢,該花的錢卻不花,不肯讓給他人一分一毫,他就有守財奴的趨向,因為他沒明白錢的本質。你要跟孩子說,現在存錢,將來有可能在什麼情況下用,比如用於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用於看望老人家買禮物,用於自己上大學,等等,有了這些遠期使用目標,錢才是活錢。
總之,對中國的父母來說,理財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適度地讓孩子參與家庭的投資理財活動,獨立處理他自己的存款,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理財教育。但在培養孩子財商的同時,不要讓孩子變成金錢的奴隸,這樣孩子在錢與人之間,才會有一種健康的關係。
- 關鍵字搜索:
-
給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