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通脹是一種經濟模式的終結(圖)
美聯儲大張旗鼓告訴全球,錯印了大約1000億美元的鈔票,很多經濟學家當作社會新聞在解讀。據我對美聯儲的運行方法的瞭解,這絕對不是社會新聞,而是一件重大的經濟新聞,否則,美聯儲沒有必要這麼大張旗鼓的廣為宣傳。
聯想起美國政府6500億的量化寬鬆,全球解讀為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從感恩節美國商品市場可以看出,美國市場上商品價格驚人便宜,一磅香蕉才0.7美元,一桶食用油才1.6美元,相當於我們40多元的「金龍魚」,麵包、牛奶、奶油價格極盡低廉,似乎五年沒漲過價格。如果貨幣投放過多,不可能有這麼廉價的商品。
那麼,說明一個問題,美聯儲儘管口口聲聲量化寬鬆,其實並沒有投放多少基礎貨幣。美聯儲投放基礎貨幣傳導到市場的乘數效應是五倍,每月750億美元投放出來,放大到市場的反應應該很強烈的,但是,市場卻波瀾不驚。那就說明一個道理,貨幣沒有放出來,那採取什麼方式不放出來,才不會引起全球的關注呢?最好的藉口就是,錯印了鈔票,其實是有意壓制基礎貨幣的投放。
中國則不同。中國每月的基礎貨幣投放都在180億以上。人民幣基礎貨幣傳導到市場上的乘數效應,最高時達到16倍。這和中國最惡性通脹時代——當年國民政權印金圓券的時代不同,那時的金圓券沒有乘數效應,需要多少就要印多少,而現在的基礎貨幣放大到市場上,效應絕對不可小看。所以,一旦價格暴漲起來,是無法遏制的。
然而,中國在現行市場條件,完全無法控制貨幣發行。一方面,是政府投資的鐵公基項目太多,地方政府債務平颱風險凸顯,沒有足夠的資金無法維持項目運行,如果要繼續維持項目運行,就需要銀行繼續貸款,而需要繼續放多少貸款出來,誰的心裏也沒底,所以,明年新增貸款究竟定多少,現在也沒有結果。無論多少,明年一季度的貸款都會出現海量數據,讓市場目瞪口呆。
另一方面是流動性引發商品價格上漲趨勢不可遏止。國家現在投放了2536萬噸糧食、20萬噸食糖、100多萬噸豬肉,暫時遏制了上漲的勢頭,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市場價格不再是完全由供求關係來決定,而是由流動性來催生各種商品價格的上漲。不從根本上遏制物價上漲,中國城市居民將不堪重負。
所以,一方面是需要大量資金,一方面是需要回收流動性,這種矛盾不可調和。最後的解決方式,可能不是政府的政策手段,而是經濟規律。
然而,我們現在必須解決的是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市場的認識問題。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的解決辦法是以物價上漲來消化通貨膨脹,這是很可怕的。2011年預期市場在此觀點上會達成一致,那導致的結果就必然是通貨膨脹的不可遏止。工薪階層要求大幅漲薪,而薪水上漲幅度不可能趕上物價上漲的幅度,如果趕上物價上漲的幅度,那麼,大量的企業將會被迫關閉。流動性蠶食了企業利潤,卻不承擔給工人發薪水,試問,還要不要生產?
如此邏輯清晰的問題,根本不用討論,首先必須保護的是工薪階層薪水的上漲,其次是企業的正常運營。企業無法開工,就將終結生產。今年連續三個月第二產業用電量一直下降,只是11月份微升,說明現在的工廠開工量已經不足,儘管有些企業在限產,實際上該限產的企業沒停產,那些成千上萬家中小企業卻無法開工。
這種狀態堅持半年可以,堅持一年以上就會出問題。發生的問題就是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和千千萬萬工人失業。這次一旦爆發失業潮,危害將比2008年下半年更大,涉及的區域就不僅僅只限於珠三角長三角,而將蔓延至內地很多省份,許多經濟開發區,將會上演空城計,比空置樓盤數量還要龐大。
所以,遏制通脹是當務之急。但是,遏制通脹不是僅僅用行政手段去壓制商品價格,而是要堅決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在全球新經濟體中,澳洲、印度、加拿大正在這樣做,中國應該拿出切實行動出來,終結以貨幣增長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促使經濟結構的大調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