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悟真寺奇事——會唸經的骷髏(圖)

 2010-12-26 21: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初唐太宗貞觀年間,王順山悟真寺僧人曾遇奇事,後來又引發出一個盜竊案。

「天下名山此獨奇,望中風景畫中詩。」這是詩人筆下的王順山。王順山在陝西藍田,因「古二十四孝圖」中的王順葬母於此,故而得名。

王順山上有悟真寺,寺中一僧,夏夜無眠,游於附近的藍溪。藍溪潺潺,其岸兩邊,花木扶疏,映照當空,景色甚美。走著走著,僧人忽聞有人在誦讀《法華經》。《法華經》為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典籍,由東晉十六國時的高僧鳩摩羅什翻譯成漢語後,在唐時與《金剛經》一道廣為流傳。其大致要義是:一切弟子都有修行成佛的能力,而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接著說悟真寺僧人。他聽到有人在誦讀《法華經》,但其聲纖細且遠,不知在何處。當時月朗星稀,四周遙望,方圓之內,視野所及,寂然無人,該僧人有些害怕了。他跑回寺院,將此事告訴群僧。第二天晚上,大家一起來到藍溪,側耳傾聽,又聞誦經聲。再細聽,那聲音竟來自地下:在岸邊的一塊岩石旁。眾人互視,無不恐懼。有膽大者,建議連夜掘地,以求看個究竟。但被阻止,阻止者建議先作記號,明天再挖不遲。

第二天,大家扛著鐵鍬,來到昨夜所作記號處。住持也來了。在他的指揮下,眾僧一陣猛挖,掘得一具骷髏。那骷髏年代久遠,其形枯然,唯獨嘴唇部位有肉,其色鮮潤,一如生人,再細看,裡面竟還有舌頭,正是它在深夜誦經。眾人驚異,多數人建議將其就地焚燬,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妖異作祟;但寺內住持深具慧眼,認為那會念誦《法華經》的骷髏當是無價之寶,會給該寺帶來巨大的聲名。於是,他命人將其帶回寺內,裝於石盒,安放於千佛殿西堂下。

從那以後,每及入夜,總會聽到念誦《法華經》之聲在寺內輕輕迴盪。這條消息驚動了長安百姓和貴族,每日前來該寺參觀的人眾多,不僅為悟真寺帶來了盛名,還帶來了頗高的經濟收益。一時間,悟真寺的骷髏寶物,盡為人知。為了不使寶物出現意外,寺院派了專門的隊伍對其嚴加看管,一般人是近不了前的。

時間流逝,轉眼從太宗貞觀年間到了玄宗開元年間。

一天,悟真寺接待了一名新羅(當時朝鮮半島的一部分)來的僧人,該僧自稱是來大唐留學的,請求客居寺內。在當時,來自日本、新羅等國的留學僧人很多,他們往往寄居長安、洛陽周邊的寺院。所以,悟真寺住持很痛快地答應了新羅僧人的請求。新羅僧人住下後,每日向寺內僧眾請教佛法,漸漸的,大家也就把他當成了寺院的一分子了。

誰知一年多以後,悟真寺的骷髏寶物突然失竊!當然是那個新羅僧人所為。故事見於唐朝志怪《宣室志》。記載中說:「新羅僧客於寺,僅歲余,一日,寺僧盡下山,獨新羅僧在,遂竊石函而去。」實際上,如果進行推斷的話,可以認為這是一個有預謀的盜竊事件。當時新羅僧人入悟真寺,就是衝著寶物來的。他偽裝得太成功了,欺騙了所有人,取得了信任。當這一天寺內眾僧需要下山參加一個活動時,讓他留守寺院,而他趁此機會,溜入千佛殿西堂下,將裝有骷髏寶物的石盒竊走……

據說這是當年轟動長安的事件。寶物失竊後,悟真寺派人多方追查新羅僧人,朝廷也參與追捕,但一無所獲。後來得知:那僧人在得到寶物後,沒敢繼續在大唐停留,而是一路夜行,渡海東歸了。

来源:城市快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