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鄭曉龍執導,胡軍、周韻領銜主演的《金婚風雨情》正在北京、安徽、江西、江蘇衛視熱播,劇中各式各樣的不同時代的服裝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服裝部門的趙彥傑對此表示,劇中服裝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由於《金婚2》不光延續了《金婚》編年體的形式,一年一集五十年的時代跨度,而且在演員陣容上也是空前強大,所以無論從服裝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要比《金婚》要求更高。據服裝部門趙彥傑老師介紹,光兩位主演胡軍和周韻的衣服就有200多套,再加上吳軍、秦海璐、祖峰等主要演員的服裝,還有體現服裝年代發展變化特點的主力軍——群眾演員,這大大小小,春夏秋冬都加起來恐怕要上千套了。所以在《金婚2》攝製現場最龐大的莫過於服裝部門了,每天都要開著裝滿一大車廂的「倉庫」浩浩蕩蕩到現場,像擺地攤一樣發給每個演員。
與《金婚》吵吵鬧鬧的寫實風格不同,《金婚風雨情》融入了風風雨雨的時代元素,更緊密地跟時代結合起來,因而要在服裝上更突出地結合時代特點,從側面反映時代面貌。因而服裝設計的風格不止於生活,而且還要高於生活,並且和電視劇製作以及觀眾口味的特殊性儘可能貼切起來,難度可見一斑。比如,雖然耿直在戲裡只愛軍裝,不喜歡中山裝,但胡軍在戲外可不然。趙老師說,只要是合身的衣服,他都喜歡。為了更符合現在觀眾的審美需求,服裝組特意在細節上做了處理,比如在主演衣服上做了收腰的處理,這樣既美觀,又不影響整體效果,但「收腰」在當年是絕對不允許有的,這就是藝術高於生活的最好體現了。
耿直和舒曼1958年結婚,當時受蘇聯的影響,布拉吉是中青年女性的最愛,所以服裝組就特意為舒曼訂做了幾套布拉吉,其中一套藍底白碎花的布拉吉裙,加上週韻本身清新可人的長相,跟穿著少校軍服的胡軍站在一起的畫面非常好看,顯得周韻格外小鳥依人,用「美女愛英雄」來形容二人最合適不過了。
1966到1976年的十年間,文化大革命的爆發導致了中國服裝的「一元化」,幾位主演在之前流行的列寧裝也逐漸淡出螢屏,換做了老三色 「藍、灰、黑」 的——幹部裝、中山裝、人民裝。另外,耿玲在這期間許多重要戲份的服裝都是當時最狂熱的綠色紅衛兵服。在那個年代,這些衣服可謂席捲全國,男女通穿,包括軍帽,都成為了當時革命的符號服裝,觀眾可以在看電視劇的同時,通過人物服裝的更替找到那個特殊時代的印記。
1977-1987年是思潮湧動的年代,從耿直、舒曼的西服套裝到孩子們的喇叭褲、花襯衣、牛仔褲、T恤衫等等,都體現了社會服裝的多元化和飛速演繹更新著的服裝潮流。
1988年以後,耿直和舒曼等幾位主演已步入中老年,服裝的變化在他們身上主要體現為休閑裝。改革開放改變了國人的穿著習慣,西化逐漸開始在國內流行。直到20世紀,色彩濃艷、各式各樣的流行風都能通過孩子們和青年群眾演員進行充分地展現。
- 關鍵字搜索:
- 《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