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佛寺(圖)
白馬寺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即西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了。它位於洛陽城東13公里。白馬寺坐北朝南,背依邙山,面對孕育了洛陽古代文明的洛河,號稱「中國第一古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白馬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獨特的地位。
據說漢明帝劉莊夜裡夢見了一位金神,身高一丈六尺,頭前後有明亮的光環,特別耀眼奪目,這位金神在殿庭上飛來飛去。漢明帝醒來,甚感驚奇。第二天他遍問群臣夢者何神?有一位叫傅毅的大臣答道:「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之曰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漢明帝即派大臣蔡愔、秦景等十八人一行到天竺去取經。蔡愔、秦景一行人跋山涉水,戰勝了無數艱險,終於到達天竺。他們在當地學習了語言文學、佛教經典,並邀請天竺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來中國傳教,他們用白馬馱回了佛經和釋迦牟尼像。漢明帝下令為天竺僧人建了一座佛院,並為紀念白馬馱經而建立白馬寺。在洛陽伽藍記卷四也有記載(大五一·一○一四中):「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寺在西陽門外三里,御道南。帝夢金神,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金神,號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焉。時,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
相傳白馬寺模仿印度只園精舍而建,寺中有塔,殿內有壁畫。唐代時規模宏偉,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予以重修,大體上奠定今日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臺和毗盧閣等。
白馬寺是東漢時最重要的譯館,當時絕大部分佛經都在洛陽翻譯。攝摩騰與竺法蘭曾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漢譯佛典中最早譯出之經。《開元釋教錄》載三國魏時共有譯經和尚四人,除安法賢外,曇柯迦羅、康僧鎧、曇無諦等都在寺內譯經。如嘉平二年(250),當時曇柯迦羅游化洛陽,主張一切行為應遵佛祖,於是洛陽僧眾共請譯出戒律,曇柯迦羅便譯出了《僧只戒心》,這部經書被稱為中土戒律之始,後世即以迦羅為律宗的始祖。
白馬寺有一神奇現象,即是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馬寺鐘聲」。據說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杵擊大佛殿內高懸的一口大鐘,鐘聲會響遍方圓十里,經久不絕。更奇妙的是,由於音律相同,只要鐘聲一響,遠在25華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會應聲而和。
白馬把釋迦牟尼所傳的佛法從印度馱來,使佛教在中國弘揚光大,所以白馬功不可沒。白馬寺的建立是對佛法的一種見證,人們把對佛法的渴望通過對白馬的感激而表達出來。從根本上來講,是佛法的「博大」與「精深」令世人仰慕與想往!
- 關鍵字搜索:
-
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