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A股「加息暴跌論」是個偽命題

 2010-11-19 14: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在我看來,無數歷史經驗已經證明,暴跌之後找出的理由基本都被證明是市場人士搪塞投資者的偽命題。

有人說,隨著本月12號的大跌,A股市場從此轉熊。好笑的是,義憤的人們連直接禍首都揪出來了,「是加息鬧的!」。

在我看來,無數歷史經驗已經證明,暴跌之後找出的理由基本都被證明是市場人士搪塞投資者的偽命題。

在這個市場上,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情,市場走牛的時候人們忙於賺錢、選股,對於所有的消息都能海納包容,沒有太多人關注市場中的是是非非。正所謂「一場世界大戰也無法阻止一輪牛市」。一旦盤勢變了,甚至開始走入頹勢。於是什麼都成了「下跌導火索」——不是問題的變成問題,小問題變成大問題。什麼都成了暴跌的原因:解禁股、某機構拋售、某機構發布了看空報告等等不一而足。

舉個例子,中石油限售股解禁算不算問題?有說是的。舉出一大堆證據說將對市場形成重大利空,可真正解禁之後,市場沒有出現預期的。本來「解禁」就和「鎖定」一樣,是正常市場題中應有之義。它的利弊早被市場消化並體現在二級市場價格上,並非解禁前後才顯現出來。

再比如,此番暴跌之前,有幾家大銀行進行了配股。因為其時行情尚好,我沒有發現人們對此進行過度指摘——要是他們配股時間拖後一些日子,恐怕就要被扣上打壓市場的帽子而被大加撻伐。

這種情形,無非體現出的是人們在盤勢不穩情形下的一種焦慮心態。類似的偽命題之所以被反覆討論,說明許多人心態不穩,並不在命題本身。心態不穩,又何以投資制勝?那麼,什麼才是影響市場真命題呢?

恐怕只有一個,那就是市場的自身規律。具體而言就是資金和股票之間的供求關係,再具體一些,是大多數人做多或做空的意願及其行為。

很顯然,中國A股市場二三十萬億的巨大市場上,沒有任何一股市場勢力能夠做出引導全局的事情。即使是一個很多人看來重大的利空消息也有另外一批同樣數量龐大的人群不以為然,巨大的成交量本身就說明接盤者和出貨者基本等量齊觀。市場規律說白了就是大多數投資者的多空心理和行為模式的綜合體。很多時候這個「綜合體」的走向與外部政策措施沒有直接的關係,在這方面,技術派人士的看法更接近真理一些。

而基本面分析人士在面對暴跌的時候總會走眼。比如說加息,有人說加息導致資金成本上升,導致資金大規模流出。事實上,這僅是一個理論概念。加息,甚至持續加息其提升的資金成本和證券市場的收益率相比也是相去甚遠。真正逐利的資金並不在乎所謂的「增量成本」。

此外,從加息背景來看,也無法證明市場的支撐力是否已經喪失。

表面上看,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漲讓市場猝不及防。其實此前股市交易者早有心理準備,那就是7月和10月的CPI將是兩個「峰值」。

歷史上看,通脹預期帶來貨幣政策的緊縮,並非熊市的開始。回顧A股市場,在2006年年初到2008年年初。CPI上漲勢頭呈現出不斷加劇的態勢,而貨幣政策也是一個逐漸加碼的過程。而就這個小週期中,市場歷經了一次超級大牛市。

很顯然,逐利資金並沒有在當時持續加息政策下放棄做多,而最後的資金的大規模離場和所謂的加息「臨界點」有多大的關係並沒有人給出強有力的證據。

我想說的是,市場走向若要真正反轉,不可能在短短十幾個交易日中轉換到位,反之亦然。「加息導致暴跌」,換言之「資金成本說」——成立的話,那麼在現有的貨幣存量背景下,認為A股就此墜入深淵也站不住腳:樓市面臨高壓、商品期貨出現全線下挫、一般投資品也在盤桓,而政府的物價「干預」的表態更會讓流動性無所適從,作為交易者的「基本彈藥」,流動性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足夠應付一次牛市,換句話說,它在短期內並非決定性因素。

什麼叫敬畏市場?就是要敬畏那些真實存在的但不一定摸得著看得見的市場規律。因此,輕易對暴跌做出所謂的「源頭解釋」不但不利於更好把握市場,更容易陷入誤導他人並最終誤導自己的巨大危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華工商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