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井邊竹(圖)
四川邛崍縣城內,有一口據傳是西漢卓文君當年吸水釀酒的井,稱為「文君井」,後人在此修建了一個紀念性的小庭園。園內綠漪湖畔,茂竹修篁,擁翠深青,秀色醉人。微風輕拂,聲響簫簫,彷彿在訴說著神奇的傳說故事。
傳說西漢時,司馬相如在臨邛縣令王吉家暫住,一次到臨邛首富卓王孫家作客,在琴台上彈琴作樂。卓王孫之女文君喜好音樂,便在屏風後靜聽。相如聽到屏風後傳來環珮之聲,便奏起一曲《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緣交頸為鴛鴦。相頡頏兮共翱翔。
鳳兮鳳兮從鳳棲,得托孳尼永為妃。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優美的歌詞,悠揚的琴聲和司馬相如的才華與風度,挑動了新寡的卓文君的芳心。此後透過侍女通情,文君與相如就相約夜奔。
卓王孫知道女兒私奔後,大為震驚,一氣之下把文君心愛的綠漪琴摔在地下砸得粉碎。後來在砸琴的地方,生出一種竹子,竹節上都長出淡白色的線痕,狀如琴絲,人們稱之為「琴絲竹」。
傳說相如夫婦因為生活困難,就開了一家酒家,由卓文君親自在酒壚前賣酒,而司馬相如也和酒保佣役一齊打雜。後來司馬相如寫了一篇《子虛賦》,獲得漢武帝的賞識,立即召見,被加封為朗官。
相如進京後,文君在家惘然若失,「重重長夜誰與語,星隔銀河月半天」,文君潸然淚下。滴滴相思淚水灑在竹上,成為點點斑斑竹淚痕,這便是「斑竹」的來由。
文君井邊還有一種奇特的「君平竹」,高大挺拔,竿枝粗大,竹節上呈現出淡淡的黃白色的痕跡。傳說西漢時期,臨邛有一個星相學家名叫嚴君平,他終生不入仕途,用小木棍敲打竹筒,成年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為人占卜算命。天長日久,竹筒上便出現淡白色痕跡。君平死後,葬在家鄉臨邛城北,墓地周圍長出了許多有淡淡黃白色痕跡的竹子,人們稱之為「君平竹」。
宋代畫家文同曾三次任臨邛通判,他善畫墨竹,人皆稱好,但亦因此而沾沾自喜。一位篾工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竹畫得還不錯,但分不出時辰。」文同聽了甚為驚詫,便向篾工求教,篾工說:「朝葉沉,午葉揚,晚風吹來胡亂響。」文同聽了覺得很有道理。
從此文同便睡臥在竹林中,細心體會觀察,終於獲得啟發。後來,他畫的墨竹,形神具備,在他畫過竹的地方,綠色的竹子都變成了墨色,成為名副其實的墨竹。
- 關鍵字搜索:
-
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