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發現有硅土礦床 可能曾有生命居住(組圖)

火星探測器傳回的尼裡·帕特拉火山圖片

科學家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尼裡·帕特拉火山熱液層形成硅土礦床,如果火星曾存在生命,這些地方也許曾為其提供居住環境。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在聯邦政府網站上稱,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微生物學家懷特•萊爾博士領導的一個小組,在北極努納武特地區阿克塞爾黑貝格島的「失錘縫」,意外地發現了「食用甲烷菌」。 這一發現表明,類似細菌的生命可能存在於火星。

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日前科學家利用高功率軌道成像儀,於火星尼裡·帕特拉(Nili Patera)火山側面發現一處硅土礦床,而科學家證實,如果火星曾存在生命,這處地方也許曾為其提供居住環境。然而,迄今為止,科學家還沒發現任何有力例證,可以證實火星上曾經存在生命形式。

科學家介紹稱,硅元素在簡單生命形式形成初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地球生命剛形成之時,這種硅土礦床環境就曾為一種單細胞藻類的演化提供了客觀條件。儘管此前科學家也曾在火星表面發現過硅土礦床,但此次卻是在火星熱液噴口的沉積物裡發現含水硅石,並且也是有史以來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次。據悉,火星熱液噴口在形成之時富含各種礦物質以及生命體形成所必需的熱能和水,滿足形成生命體所需的各種環境條件。

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地質學家傑克·姆斯塔德(Jack Mustard)表示,如果是在37億年前,這片硅土礦床區域會是這麼一幅景象,「火山口湧出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受冷後變成液態水,並且沿著火山口往下流,在這個過程中,液態水溶解了火山表面的礦物質,從而使水中充滿了硅元素,並且逐漸在低窪處彙集在一起,水份蒸發完之後,就形成了硅土礦床區域。」姆斯塔德介紹稱:「在夏威夷以及冰島火山噴口地區,也能形成這種地質結構。」

此外,就在幾週前,科學家通過分析勇氣號(Spirit)以及鳳凰號(Phoenix)等現有火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分析後發現,有跡象顯示火星表面曾有水存在,而這項發現也為證實火星曾存在生命體提供了依據。

姆斯塔德及其同事約翰·斯庫克已在10月31日將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威廉亚洲官网 一期的《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雜誌上。近幾年來,他們二人所領導的科研小組一直在關注火星是否存在生命體這個重大課題,並且會及時對火星探測器所傳輸回來的數據進行對比研究。

對於此次發現,姆斯塔德表示:「儘管此前已有跡象表明火星表面存在熱液系統,但這次的研究卻非常明確的證實了這一點,因為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熱能的來源、液態水的流動軌跡以及水份蒸發之後所形成的礦物質沉積物。」

姆斯塔德表示,儘管已經過去了37億年,但如果這些硅土礦曾有有機生命體存在,科學家如今仍能從中找到相關證據。只有宇宙射線會導致硅土礦床發生降解,但形成硅晶體的碳元素仍會得到完整保留,而科學家也可從中發火星是否曾存在生命體的相關跡象。按照預期計畫,歐洲宇航局將在2018年發射 ExoMars火星探測器,而這個探測器安裝有一個長達6英尺的鑽頭,非常適合挖掘受損礦石礦層下面仍保存完好的礦物體。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