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8日,一位女子推自行車走過上海一居民樓前。REUTERS
次貸前,中美房奴有不少同病相憐之處;而今,房地產是中美經濟治理共同重中之重,但兩國房奴命運開始徹底分岔。中國房奴該否成為升息週期最後買單人?應該想想,再想想。
全球正進入垃圾化貨幣的時代。錢不值錢,存錢也不再是對待財富的審慎之選。
房地產和股票一直被作為抵抗通脹的兩大「盾牌」。次貸海嘯大幅修正美國房價後,美國房地產投資者在後危機時代,迎來觸底回升的契機;中國房地產投資者卻眼見房價伴隨次貸海嘯不斷衝刺新高,而今低頭俯瞰全球,接受嚴肅治理。
在中國,房地產這張通脹盾牌怎麽用?這是個難題,但不是唯一難題。
中美除了房價海拔差異,利息成本也正出現鴻溝。危機後,美國契而不舍地推低利率,為房地產墊實腳跟,購房者得以享受和鎖定前所見的低利率;中國?剛剛重啟升息。
**資產通脹變色龍**
此刻的中國,感覺到處是錢。
資產價格的通脹,就像一條會隱身的變色龍。它感覺起來可能根本不像通脹。如果食物價格翻倍,人們能能感到通脹正步步緊逼,而當房子價格翻番,卻活像精明投資者的財富傳奇。
過去三個月,中國的優質玉料價格上漲了接近50%:藝術品和紅酒拍賣屢創新高。香港蘇富比以往單季成交總金額大都在10億元以下,2010 年秋季出人意料地達到近27億元人民幣,中國大陸買家有望主導市場行情。但是,資產價格通脹向其他的經濟領域擴張,造成普遍價格上漲,只是時間問題。
隨手輸入「價格新高」,你就會看到食糖、棉花、車牌;重慶淡水魚、洛陽雞蛋一個個跳出的名字。
通脹的火舌正舔食中國,貨幣政策已經再度陷入兩難。當通脹無處藏身的時候,中國會不得已強力緊縮流動性。電力車如果斷電,傳統汽車如果斷油,結果是什麽?一個靠資金氾濫支撐的繁榮,如果切斷了資金流呢?屆時,中國的決策者會面臨更加嚴重的決策約束。
**誰來保護中國房奴?**
「我是今年5月晉升為房奴的,這真是‘一閉眼’的結果」,陳鋼說。
陳鋼2000年畢業於北大,工作10年,月薪從6000漲到了2萬人民幣,漲幅過三倍,但這期間北京四環以內房價從3千元升至3萬人民幣/平米,漲幅近10倍。五個月前,他在國貿買入了一套總價200多萬的二手房。
因為工作,陳鋼2005-2007年間被派駐美國,見證次貸海嘯起源,又回到中國感受了它的衝擊。
「當時美國房價狂跌,全球都跌,我想,中國怎麽會漲呢?那‘中國特色’也太不可思議了!結果,我看中的房子,08年1.5萬沒買,一直漲到09年的2.5萬/平米。」
懷揣費解,陳鋼無奈觀望,進入2010年,錢越來越毛,買房存款忍受著負利率、忍受著什麽東西都漲,這樣一個合理假設清晰地浮現腦海:如果繼續按照工資漲三倍,房價漲10倍的模式下去,他掙錢會掙到越來越‘窮’,越來越買不起房。房地產正面臨調控,誰都知道蘊藏風險,但要抗擊通脹,要保護財富,怎麽「兩害相權」?於是一咬牙,一閉眼,他終於成了房主了。
「我是典型的中國房奴,細分屬於鞠躬盡瘁購房,還貸後所剩無幾型;還有一類是立業成家購房,情非得以啃老貸款型。官二代、富二代、炒房團不在房奴行列裡。」
價格可以是需求策動,也可以是流動性策動。伴隨中國資產價格攀升,一線城市房價暴漲,一波波剛性需求恐慌性地殺入購房。他們擔憂現在不買房,以後再也買不起房,雖然明知,要承受沈重的供房負擔和巨大的價格風險。
次貸危機至今兩年,以平均估算,兩年中M1貨幣供應量擴張了56%, M2擴張了53%。2009年,中國的各大銀行放出9.6萬億新增貸款,是中國平常年份的兩倍,2010年,中國新增貸款可能達到8萬億,基本上是2008年的兩倍。
中美的「房奴」的命運,已截然分野:一個,面對升息週期、供房壓力抬升、更大的價格下修風險;另一個,得以鎖定低利率、面對不斷作實的供求平衡,和勢將到來的企穩上升週期。
Tim Lin是就職於全球知名高科技生物醫藥公司Genetech的工程師,在次貸前他以零首付貸款購得加州Foster City一處總價逾90萬美元的住房。次貸海嘯中,他的房子價格下跌了10%,但是他近期補足20%首付款,重做貸款,利率降低2.5個百分點。他說, 「看你怎麽計算,我幸運是在於所在的區好,相信房價會回調,而我準備長期持有,重做利率後,保持月還款額不變,原來要付30年房貸,現在只用15年,相當於可以少交一半。」
而美國的新購房者,更直接享受前所未有的低利率「危機紅利」,美國房貸可自由選擇浮動和固定利率,但15年或30年固定利率為絕對主流,目前大多數人都可以鎖定低於5%的利率。
有人說,中文的「危機」,意味著危險中蘊藏機遇,那麽這場危機,給中國房奴帶來了什麽機遇?誰保護中國房奴的權利?他們該不該成為升息週期最後的買單人?應該想想,再想想。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美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