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二五規劃」及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引起海內外關注。媒體及學者發表評論,而海外獨立媒體及中國獨立學者,對中共高層公布的發展規劃提出諸多質疑。
圖片:如果胡錦濤依照江澤民的先例留任軍職三年,習近平就要等到2015年才能出任中央軍委主席。(聽眾提供)
海內外矚目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週一在北京落幕,香港大部分報刊週二均在頭版位置刊登了相關消息。《明報》除了在頭版刊登習近平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有望兩年後在中共「十八大」順理成章地接替總書記胡錦濤的職務,還以「十二五」經濟挂帥,政改無新意為題,指當局在政治體制改革上未有新意,只表示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該報還引述,《中國:奇蹟的黃昏》一書作者、獨立評論員袁劍所認為,「改革開放30年,經濟上可以改的東西基本上改完了,現在看到的中國經濟問題,大部分實際上都是政治問題。」《蘋果日報》稱,如今,習近平獲封中央軍委副主席,他已佔據接班人的正統名份,雖然在內政外交上面臨的挑戰很多,但在接班問題上不會再輕易受到其它第五代領導人的挑戰。問題只在於,由於中央軍委主席沒有任期限制,胡錦濤會否在2012年卸任總書記時,一併卸任軍委主席?如果胡錦濤依照江澤民的先例留任軍職三年,習近平就要等到2015年才能出任中央軍委主席。
而學者更關心政治與民生。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學教授展江認為:「在民生的層面就是分配公平,給老百姓是不是多給點福利這些方面。」
記者:溫家寶講政改已經講了很多次,最近三個月,在不同場合都講要推進政改。您覺得這跟五中全會有沒有聯繫?
展江:有聯繫,因為他裡面提到了,只是說要謹慎推進,他不會直接受到外面的什麼壓力,而是在黨內民主的範疇吧。可能還會集中在‘分配’這個關鍵詞上。好多問題,比如說腐敗問題或者貧富差距,他主要還是體現在這個資源投放(上),是向整個國民投放,還是向少部分人投放的問題。
關注中國體制改革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為,公報對政治改革著墨不多,也沒有具體的內容:「過去有人設想,這次五中全會可能會寫進關於‘善治’、‘善政’的內容,但是也沒有寫。‘善治’指的是多方共同來治理這個社會,就是政府與民間各個組織通過談判、協商、對話、互動,來共同治理。」
北京大學教授夏業良以「了無新意,乏善可陳」評價這次會議。他說,沒有看到有什麼具體的改革舉措,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改革藍圖,更沒有時間表。「胡溫執政八年來,一直打的是民生牌,但是目前的結果是什麼呢?是民怨鼎沸。而且他提到了說要建立這樣一個逐步完善符合國情的,什麼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過去官方強調的是社會保障能力,現在他換了這個詞,他說要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這到底是意味著什麼?和原來強調的社會保障能力有什麼差異?」
針對公報內容,夏教授還提出多項質疑。他舉例說:「他說,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但是又很空洞,沒有具體的路徑,也沒有經過國民廣泛參與討論的方案。公報提出要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樣一個目標,但是我們認為,不搞‘政改’就無法實現。另外他說,要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而目前的情況是勞資關係緊張,罷工壓力積聚。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而現在的情況是什麼呢?是收入差距懸殊而且嚴重不合理。」
展江教授認為,中國的政改首先會從體制內在基本的方面進行:「比如說官員的問責制度。官員和企業要分開,比如說國資委管理下的那些央企,是不是要和政府脫鉤。官員財產是不是要申報,還有一些重大的議題,要向更多的黨員通報等等。」
- 關鍵字搜索:
- 中共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