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期以來缺乏透明度,對試圖瞭解中國政府如何制定外交政策的分析人士始終是一個挑戰。一份新公布的報告說,中國領導人越來越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從政府部門到研究機構以及網際網路上發出的聲音。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加大。總部設在瑞典的國際和平問題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越來越多的人競相影響中國高層領導人的決策,其中包括高級政府官員、軍方將領、研究人員、商界人士以及媒體。
多方利益
國際和平問題研究所負責中國問題研究的傑克布森是「影響中國外交政策的新因素」報告的撰寫人之一。
她說:「在任何有關外交政策的問題上,都不能再把中國的決策者視為一個單一的整體。謀求得到中國合作的人需要全面評估不同利益集團的各種潛在利益。我認為,至關重要的是還要考慮到中國無處不在的民族主義意識以及這種意識對中國領導人決策以及迴旋餘地的制約,特別是在發生危機期間。」
這份報告基於71個訪談,包括19名中國共產黨的官員以及其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官、研究人員、國有公司的代表、記者、博客作家和中國問題分析人士。
經濟部門
傑克布森最近在華盛頓正式發布這份報告時說,很多接受訪談的人認為,中國外交部是中國外交決策過程中的一個弱勢因素。她還提到,與中國經濟密切相關的政府部門對外交政策的影響與日俱增。
傑克布森說,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比重的增加以及中國國內政策考慮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加大,中國越來越多的政府和共產黨的部門將相互競爭,努力對各種決策施加更大的影響力。
她說:「這就意味著,政策決定,即使是來自那些較小的部委,也會對中國的當前乃至未來產生影響。」
客觀因素
傑克布森說,除了中國的國家政府系統之外,與國際經濟密切相關的地方政府、研究人員、媒體人士以及網民也都竭力影響外交政策。
傑克布森還說,包括大型企業在內的其它一些實體,主觀上可能並不想對外交政策施加影響,但是往往卻會產生影響,這使得中國的外交政策進一步複雜化。她說,這些企業對商業利益的追求可能無意中在人權、能源安全以及政治等方面對政府官員產生制約因素。
傑克布森說:「接受國際和平問題研究所訪談的一些人說,北京奧運會以及去年夏天新疆發生的騷亂導致國家安全部獲得更多的資金,得到更大的重視,結果它在中國國內的影響力增大,在外交領域的影響也隨之增加。」
軍方參與
傑克布森說,軍方將領也更多地參與有關政策的公共辯論。她說,軍方人員參加民間研討會,要求中外民間研究人員參加軍方主辦的研討會,並參與實況轉播的外交政策辯論。
她說:「解放軍已經不再迴避顯示它的力量。這一點可以從包括2007年的攻擊衛星試驗等若干事情上清楚地看出來。中國非常清楚,這些行動會招致美國以及中國周邊國家的警覺。」
安全需要
華盛頓的海軍分析中心中國研究部主任馮德威說,由於中國安全需要的增加,中國軍方在外交政策上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他說:「解放軍更多參與有關外交政策和安全影響的事務。在這個一黨執政的國家,有史以來第一次有眾多事情需要各方協調和磋商,到處都有解放軍的參與和行動。」
馮德威說,過去十年來,中國軍隊的海外行動有了巨大的增加,包括參加聯合國維和使命、海外軍事演習以及人道救援和救災行動。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