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打土牆蓋瓦房(圖)

 2010-10-11 00: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老家的瓦房,縈繞在多少人的心頭。(網路圖片)

【看中國訊】很久以前,農村就開始了打土牆蓋房子,並一直沿襲下來,直到八十年代末才逐漸被石木、磚混等新型建築結構所替帶。但這種古老而傳統的建築方式,以及期間的濃厚鄉情,是許多人在心底裡珍藏一輩子的溫馨。

最近剛看了一篇署名是湖北保康縣信訪局副局長的一篇文章,寫他們老家保康縣建土牆房子的情況。因作者曾協助父親蓋起了三間土牆瓦房,所以對其中細節很是瞭解。

據這篇文章講,建築這類房子,師傅較多,多數農民都學到這門技術,全把式的稱「院匠」師傅,哪家需要建房,籌備工作就緒後,就把「院匠」請到家裡搞設計,農民俗稱 「掌作」的,寓意負責建房的質量技術。

蓋房子的「黃道吉日」擇定後,開始打駁岸,隨之挖根腳,砌大腳,萬丈高樓從地起,農民特別重視大腳工程,水泥灌漿用不起,就利用堅硬的大石頭砌大腳,砌平地面後,砌小腳,農民稱其為「子腳」,這樣土牆就壓著「子腳」向上壘。

蓋房子過程中,鄉親們非常注重和講究「架板、過門、上樑」三個程序。

「架板」時要請陰陽先生選吉日,「架板」從大門左邊開始,門檻下壓一塊大石板,叫做「海底石」,它一是保證門蹬門檻的平穩,二是美觀牢固,踏腳平坦,至於風俗習慣的其它講究就不得而知了。因為打牆不壞頭一板,所以, 「院匠」就要親自動手操作,大線照住、牆板垛正,一挂大鞭放過後,就把牆板架起來開始打牆,於是,你就會聽到「嗨喲星嗨喲!嗨得曼嗨呀……!」的吆哈聲, 十分動聽,悠揚委婉。鄉親們說:「快活不過打牆的,糟業不過喝酒的」,既使再累,打牆吆哈聲音此起彼伏,唱個不停。

牆體打到規定的高度後,就「過門」。用硬雜木製做的「門過橋」架在牆上,垛板打牆,就叫「過門」。這也是講究的日期,擇日放鞭,貼上對聯。門的迎向方位必須定准,鄉親們說,一個大門管一棟房子,說是管家運。堂屋的中線,門的歪正直接影響到房子的迎向和家運好壞,人們相信:「墳對凸,房對凹 」,是吉利的象徵。

土牆打平盤以後,歇幾天板,就開始打山尖牆。「上樑」就更加隆重了,梁樹是經過木匠師傅精挑細選,平水放線製作成平面長方形,架在堂屋的脊樑上,梁樹正中間寫上「福」字,左右寫上對文,比如「上樑正逢黃道日,福地恰遇紫薇星」等之類的吉祥對文。上樑時,師傅嘴裡不停地咕嚕著聽不懂的話,上罷梁後喊一聲: 「放鞭慶賀」。講究的,還在脊檁上寫著「吉星高照」四個大字,之後的工程就是上檁子、釘椽子、蓋土瓦。至此,一棟嶄新靚麗的土牆瓦房告捷完工了。

在鄉村,「架板、過門、上樑」是吉慶的日子,鄉親們分別三、五成群的來慶賀,提著煙、酒、蔬菜等之類物品,恭賀主人家,他們親切的稱之為「送菜」。人的一生能蓋幾次房子?能住幾次新房子?所以,鄉親們的親情特別隆, 能幫工的盡量幫工,能幫忙的盡量幫忙,能打雜的打雜。周邊的左鄰右舍全都「送菜」,不缺一家兒。
 

来源:看中國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