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詳解內地樓市怪現象(圖)

旨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國十條」實施三個多月,然而房價並未因政策效應下跌。以深圳為例,多個新盤價格與四月份時相比仍然堅挺,龍崗區新房均價每平米在1.4萬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寶安中心區新房均價每平米逾2萬元,福田區僅有的兩個新盤售價均在每平米3萬元左右。

對此,有購房者直言:「這不過是在耗損購房者的耐力,開發商相信總有人上勾。」不過,經濟學家從經濟規律上解釋當前各類「中國樓市怪狀」並非開發商所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咸平上週末在深圳指出,中國經濟泡沫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投資環境的惡化。

自金融危機後,中國政府為挽救經濟,開出了一系列藥方,包括4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方案,以及近期出臺的5萬億新能源產業發展計畫等。郎咸平批評上述藥方不當:「政府給出的這些藥方表面上是拉動內需,本質上是在利用明天的產能過剩消化今天的產能過剩,而嚴重的產能過剩就是經濟二次探底的前兆。」

他表示,由於投資環境惡化和產能過剩,中國的製造業資金和避險資金只能把房子當做「投資品」來對待,否則錢就面臨貶值風險;加上保障房建設薄弱,幾乎所有人都被推向商品房市場,且現行法律下,國民不能買地建房,被地產開發商與地方政府壟斷的房地產市場因而具有天然的漲價衝動。

「政策的失誤是造成當今房價高燒不退、房價成為全民話題的主要原因。」郎咸平更表示非常擔心政府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推出物業稅。他稱,「該稅種應該向土地所有者收取,如果向房子持有人收取就變成不合法;其次,物業稅只能打擊長期持有房子的人,尤其是剛剛買得起房子的窮人,對於今天買、明天賣的炒家絲毫不起遏製作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