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藏公路大塞車
中國大陸近期發生了兩件引發國際關注的事件:一是京藏公路上由內蒙往東部運煤的大貨車,堵塞一百二十公里,蔚為世界奇觀。第二,河南航空伊春空難之後,大陸官方承認中國民航現役機師,一度超過兩百人學經歷不符,涉嫌以造假方式取得民航機駕駛執照,包括伊春空難的機師在內。
這兩起亂象,可以歸結出一個共同點:大陸公部門的施政作為中,算計、維護自己的利益,往往更甚於保障民眾利益。
在京藏高速公路塞車現場,可以發現除了車輛成長快速外,另一個原因是收費站本身,就是一個絕大的交通瓶頸。這讓人想起臺灣每逢年節,就會以「暫停收費」疏導高速公路車流,效果不錯。如果京藏高速公路在大堵車之初,就用同樣的方式應急,或能相當程度緩解。
實際情況是,司機在一百公里的車陣裡苦等三天,餐風露宿的苦楚,似乎和公務員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不管堵車堵多久,過路費一毛都不能少。因為他是各省重要的一筆收入。因此放眼「無政府狀態」的塞車現場,只有一個政府單位始終有效地運作:收費亭。
在航空市場,政府優先職責是嚴格管控飛行員,維護飛航安全。但近年來中國內陸航空,每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成長。因無法供應一年一千兩百名合格飛行員需求,航空公司轉而向空軍挖角,軍中飛行員想轉民航,需要空軍的「推薦函」,每開一張「推薦函」,軍方可收六萬到十萬元人民幣;航空公司則能省下大筆訓練費用。不合格的飛行員,就從這個共犯結構產生。
在大陸,交通、能源、通訊等公共服務事業,不是由政府直接掌管,就是由一些從政府官員直接透過「旋轉門」轉任,並且壟斷經營,再將龐大的利益,經過「灰色收入」的形式,「回饋」給官員。
在大陸有「經濟學良心」之稱的學者吳敬璉,多年來高聲疾呼主張限縮政府權力,更反對政府掌握太多資源。大陸的行政機構,不僅是訂定規則,維持秩序和安全;同時更是逐利的一方。
一旦兩種角色相衝突,很容易讓行政部門放棄「善良管理人」的角色,甚至犧牲公義來成就「小圈圈」的利益。哪怕代價是賠上飛機乘客的性命。內蒙的塞車奇觀,伊春的慘重空難,背後深層的病態結構,應該做如是理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大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