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目如電 禍福自招
《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的經典著作之一,裡面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頗為發人深省:
明朝時在山西太原,有位儒生叫王用予,他為人敦厚簡默,非常虔誠的信神敬佛。俞麟、郁從周和周吉都是他的同學,俞麟從外表看乃是一位儒雅的君子,為人以孝順謹慎著稱,遠近有許多人來向他求學,拜師。郁從周更是相貌非凡,氣宇軒昂,才高八鬥,口才文筆都是一流,大家因此都非常推崇佩服這兩位才子。而周吉則是在眾考生中最柔弱的,文章也不出色。
辛酉年元旦這天,王用予提早到了文昌帝君的行宮,並且住在裡面。晚上他作了一個夢,夢到文昌帝君正在升殿,天下的城隍都齊集殿上,向帝君匯報各地鄉試錄取的名單。有位戴著朝冠穿著紅袍的神,手中抱著一本很大的冊子,呈送到帝君面前,請帝君簽名批准。王用予偷偷問抱冊子的神:‘山西省的錄取榜單中,有沒有王用予、俞麟、郁從周這三個人的名字?’抱冊神說:‘沒有。’過了一會,諸位城隍都退下來在旁等候,那位穿紅袍的神抱著冊子上殿,跪著將冊子呈送給帝君看,帝君一一批閱,在每位錄取者的名字下畫了一個押。也有時帝君猶豫了很久都不畫押。紅袍神就宣布帝君的指示說:‘仍然交付各省城隍,盡速查明積陰德的家中仁厚的兒子,將他們的名字陳報上來,以替換榜冊中未經帝君批准的名額。’這時王用予隱藏在殿旁的柱子下,忽聽到殿內傳來,「王用予入殿晉見帝君」的呼喚聲;王用予匍匐在殿階下,被召喚到帝君的座前,進謁帝君。
帝君說:‘功名的事情,是天庭秘密的記錄,不可以輕忽泄密;因為你十餘年來如一日,事奉我十分至誠懇切,所以把你召來細細為你解析。你的祖父非常樸實嚴謹,自食其力,從沒欺負過人,早就已經注記你為鄉科的前榜,以彰顯你祖父忠厚傳家的果報。又因你平生遇到神佛就稽首,但都是祈求你自己的功名,和你妻子楊氏的病能夠痊癒,夫妻能白頭偕老;而你那年老的母親雖仍在堂,你卻從沒為她祈求神佛的保佑;因這個緣故,把你的功名降了二級,所以你中在下榜的五十三名;你應改變這種自私的心態和行為,不要再觸犯天心了!只要心念言行向善,自然前程光明;反之,心念言行向惡,那麼前途自然險惡了。’王用予聽了帝君的分析,一直向帝君磕頭謝罪。
帝君又道:‘你的同學周吉是今科本省的解元。’當時同學中只有周吉為人最為恂懦,而且學問文章也比別人差,王用予聽了之後,感到相當驚奇愕然;因此向帝君叩問周吉高中的原因。帝君說:‘周吉的父親和祖父都是讀書人,從來沒有一字涉入公門訴訟,也從沒有姦淫婦女,周家祖孫三代,都未曾說過一次別人的短處,暴露過別人的一件惡事;而且他的曾祖父還寫過 《百忍說》來勸人向善,受到感化的人很多,所以他的父子祖孫能夠享福報六十多年。做了這些積德之事雖然沒有人知道,但上天卻洞察秋毫,已經嘉獎賜福於他,注定要讓他三代昌盛,今年周吉能夠中解元,這只是他福報的開始啊!
王用予再向帝君叩頭問道:‘我的同學俞麟、郁從周,不知道他們兩位考中了沒有?’帝君檢視查閱太原讀書人的名冊,臉上現出不高興的樣子,說道:‘俞麟本來應該考中一科,但因他侍奉雙親,犯了‘腹誹’的過失,又經常刻薄的批評他人,不近情理;更自命不凡,以君子自居,所以才除去他的科名,使他終身窮途潦倒!’王用予再請教帝君:‘什麼叫做事親腹誹?’帝君說:‘俞麟對他的父母,雖然在言語舉動上,表露出服從孝順的樣子;但他內心漠然,尖酸刻薄,這種自欺欺人偽裝出來的孝順,簡直就是把雙親視同路人一樣啊!要知道這種表裡不一、沽名釣譽的人是神最厭惡的,所以上天要懲罰他科舉不第。
至於郁從周,本是天縱的英才,二十六歲就該中進士,三十歲出頭應做到中丞,四十五歲晉升為大司空兼領司農司寇;五十四歲在少保的職位上退休,活到六十九歲得以善終;但是因為他從十七歲入學以後,就恃才傲物,言語間經常諷刺譏彈,語帶雙關的戲謔調侃他人;陰間記錄他輕薄的口過,已經滿了二千四百七十餘條了。上帝因而震怒,已將他記注在陰惡的黑籍中,除去他命中所有功名;倘若他仍不知悔改,到滿了三千條過失,就要奪掉他的壽命了。並且還要處罰他的子孫淪落為乞丐啊!因為這些輕薄的口過,會傷了天地間的和氣,也觸犯了神明的忌諱,你們可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啊!’
過了很久,帝君又再說道:‘邪淫、殺生、口過的惡業,就是犯了一絲一毫也會有果報的!但是邪淫、殺生這兩種惡業,自愛的人會知道禁戒不犯。但口頭上的訕笑,隨意的譏彈諷刺,笑裡藏刀隱匿害人之心,養成習慣後,就會自己都很難察覺,所以命中該享有極大的福報,反而轉變成貧窮下賤的命了,實在是太可惜,也太可怕了啊!你應當廣勸世人,要以此為戒,不要再煩我在簽榜時,大費周章,猶豫不決啊!’王用予向帝君再拜而退。
此時王用予驚醒,外面雞已叫過三次了。王用予於是就到行宮叩謝了文昌帝君,拿起筆來,記下了這個夢境。等到秋天開榜時,周吉果然考中山西省的第一名。王用予因而就將這個夢境的記錄公諸於世,用來警惕世人。
- 關鍵字搜索:
-
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