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士生人數增多水平下降
據統計,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周光禮的《中國博士質量調查》一書表明,中國有的博士生導師同時指導的博士生人數高達47 名。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中國應當培養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博士生;博士生人數太多,就難以保證質量。
中國2009年在讀博士生人數為24萬6千多人;周光禮教授所作調查表明,其中將近13%的博士生每月與導師交流不到一次,有3%的博士生反映從未與導師交流過。博士生不與導師交流,那怎麼接受指導呢?難道他們都是無師自通嗎?
美國得克薩斯理工大學教育心理與管理系教授、系主任藍雲表示,與美國大學相比,中國所招收的博士生人數多得不可想像:
「從一些國內來的學生、學者那裡聽到,我覺得有點不正常。比方講有一個(學生)是從國內重點大學來的,他說他們學校每年要招的博士生是一千五百名。如果一個博士學位讀四到五年的話,那這個學校就會有六千到七千五百名博士生同時在學校學習。然後每年要畢業一千五百名左右,如果真的是淘汰率不高的話。這對美國大學 來說是不可想像的事。我們的學校規模在美國不算是最大的了,三萬多學生左右,我們一年畢業的研究生是兩百名左右。」
藍教授表示,博士生人數持續攀升,是這些年高校擴招的結果:
「國家沒有辦法安排那麼多年輕人就業,就造成了大學擴招,大學擴招以後很多的大學生等於是找工作就往後延了四年,然後等他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市場仍然不好,仍然不能找到工作,那擴招就延到碩士一級,碩士級以後又往後退了兩到三年,等他們畢業的時候,如果還找不到工作,那就是博士生擴招。就造成現在博士生群體 這麼龐大的一個原因。這樣的話就業問題又往後拖了二到三年,三到四年。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博士後的擴招,因為如果還是不能找到工作的話,那麼博士後很可能就 是一個比較廉價的安排學生就業的一個方法。」
中國現有的博導資源不足以保證擴招後博士生的學術質量:
「中國的大學所謂 的博導制度,就是不是所有的教授都能指導博士。美國只要你自己有博士學位,那你如果是研究生院的教授的話,你就可以指導博士。所以從博士指導老師這個資源 來看, 美國的大學應該比中國的大學豐富的多。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博導的負荷重好像是不可避免的事。你招那麼多學生,但是沒有那麼多老師資源指導,這就勢必造成質 量不能夠得到保證。我不是說國內的不行,我完全沒有這個意思,我就是說在這個培養的過程中,博士學生從老師那兒得到的指導就不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
美國僑界知名人士張聞選博士也表示,中國博士生人數太多了;在美國,只有有學術成就的教授才能收到很多學生:
「不要太多就不太差了嘛。那麼多博士預備做什麼用嗎?太多了。太多將來發生許多不滿的現象,就會發生別的困難。美國好像一個教師博士學位的學生不多的,大概不會有十個。好的教授可以拿到許多學生,不好的教授學生也找不到,找研究生找不到。跟中國又不一樣。你很有名的教授,別人的學生都肯到你這兒來,因為到你這 兒來做研究以後,他可以發達。假如你要是沒有名的話,不好的話,你找人都不容易找到。你如果沒有什麼成績的話,別人都不來。教授要是不好的 話,scholarship (獎學金)請不到, 請不到的話,你沒有錢招學生。」
周光禮教授認為要保證博士生的質量,就必須有博士生淘汰機制;國外一流大學博士生淘汰率可高達40%。他好像不贊成中國的「嚴進寬出」政策。張聞選博士表示,美國讀博士學位一般不是考進去的,但美國的博士生資格考試的確起淘汰作用:
「在美國的博士生他也不是考上去的,它主要看你成績、看你介紹信這樣進來的。所以進來的博士生本身他沒有什麼屏障似的,好像我有多少分數,你不能拿我怎麼樣。 像我的graduate school (研究生院) 它主要有一個叫qualify examination(資格考試),有一套考試, 你考試及格的話,你就是做 candidate (博士候選人), 將來肯定能拿到博士學位了,以後就看你做研究怎麼做。」
藍雲教授表示,如果把博士教育變成大眾教育,培養出來的博士在國際上就沒有競爭力:
「要真的讓我們的博士生在國際的學術領域有競爭能力的話,博士本來就是應該是一個精英教育,不能把博士教育也搞成大眾教育。那樣的話博士生的水平不可能有保證的。」
華中科技大學的周光禮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了中國博士生培養環節的幾個問題:博導評聘門檻下降;博導犧牲學術,去拉各種所謂直接服務社會的課題,為的是解決學生的費用;讀博士學位是為作官或鍍金,等等。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