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富,北京打造
「不自殺協議」,世上還有這等協議?那是深圳富士康公司連續發生十幾起員工跳樓自殺的慘劇後,由該公司高層推出的威廉亚洲官网 舉措(因遭員工拒絕而無法推行)。這等聳人聽聞的「協議」,能夠,也只能夠出現在冷血而無奇不有的當今中國。
據內部人反映,工資低,是富士康員工的自殺主因。該公司多數員工的工資,由底薪600元外加保險費、加班費等構成,總額大致為1800元(人民幣)。這等工資水準,早在20年前的九十年代初期,在廣州、深圳、珠江三角洲一帶,就很普遍,就當地物價而言,那等工資,當時就讓人感到手頭吃緊。不料,20年之後,仍是這等工資水準,而20年間,物價已經不知飛漲了多少倍!
低工資,使富士康工人連起碼的上街消費能力都沒有,作息範圍只能侷限於廠區,心理扭曲可想而知。而無休止的加班,尤其加夜班,兩頭見黑,更倍添心理壓力。於是,跳樓自殺者,前仆後繼。
而他們的老闆,竟是富甲天下的「臺灣首富」郭台銘!此人初到大陸發展,是1988年,在深圳開辦小廠,號為「富士康」,工人僅一百餘人,加工生產電腦插件。依靠出口,20餘年間,富士康每年營業收入猛增50%,到2009年,富士康營業收入達到406億美元,預計今年將達546億美元。如今,在各地,富士康擁有員工60萬,僅在深圳一地,所謂「龍華科技園區」,就挾有員工33萬。
這個「龍華科技園區」,以高大圍牆與鐵絲網環繞,與世隔絕,被稱為深圳的「城中之城」,外國媒體稱其為「紫禁城」。郭台銘號稱「軍事化管理」,不如說是「監獄化管理」。公司規定之一:員工上廁所,不得超過5分鐘。晝夜加班、連節假日都幾乎喪失的員工,淪為不折不扣的當代奴工。
低工資,「血汗工廠」,「首富」,多麼不相稱的一組名詞!正是中國大陸廉價的土地、廉價的工人,尤其那個縱容「血汗工廠」的政治制度,打造了「臺灣首富」的神話。
官商勾結,權錢交易,何止於國內?中共腐敗集團與臺港、外國奸商的勾結,早已如膠似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中共獻中華之奴工,結奸商之歡心。這就難怪,國內外奸商,都齊聲唱好中國現行制度,公開表示,不希望中國改變。在香港,中共冷對「港人治港」,而熱衷「商人治港」;在臺灣,中共緊緊抓住台商,圖謀打造一支特種部隊----顛覆臺灣的「特洛伊木馬」。
早在2001年,郭台銘就同意在富士康內部建立中共「黨委」,成為接納共產黨組織的首家大型台資企業。該企業「黨委」成立之日,包括時任中共深圳市委組織部長、後來出任深圳市長、終因貪污入獄的許宗衡等出席致賀。至此,郭台銘正式亮出其紅頂商人面目。
有中共黨委監控的富士康,不僅超時加班,而且強迫新員工簽訂「霸王條款」,逼使他們變相賣身。保安甚至可以打罵員工、限制員工人身自由。這一切,不僅嚴重違反有關勞工權益的國際條例,也嚴重違反中國《勞工法》。但,無視人權的中共當局,不僅聽之任之,而且縱容有加。
富士康出事之後,中南海指示,限制新聞報導,要求所有媒體召回前往深圳採訪的記者。官媒大鱷「中央電視臺」,在最初不經意地報導過富士康事件之後,轉而隻字不提。郭台銘們,大可「感恩戴德」,因為,只有大陸這片血汗的土地,才能讓他們自「血汗工廠」中發跡;也只有大陸這等罪惡的制度,才能讓他們謀財害命的罪惡得以逃避追究,而受到庇護。
都知道中國經濟增長、財富積累,卻鮮有人知道,中國工人的工資,佔中國總產值的比例,竟日益減少。這等「中國模式」,與他國經濟發展模式完全相反。讓富者愈富,讓窮者愈窮,這便是從鄧小平開始,中南海不變的「治國」邏輯。富士康慘劇,是「中國模式」的寫照,但也僅僅是冰山一角,無數的「富士康慘劇」,隱沒在暗處,令國人麻木。
工人遭壓榨;工人權益無保障;工會形同虛設,甚至淪為資本家或政府的幫凶。這一切,都是中共「制度設計」的結果。與之形成反諷的,則是,中共所謂「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的政治口號。黑色幽默,莫甚於此!
不堪壓榨和侮辱的富士康工人,接二連三地自殺。與其自殺,不如起而抗爭?然而,他們沒有抗爭,或者說,暫時沒有抗爭。因為,中共長期的愚化和奴化教育,已經使他們鈍化到這等程度:以為自己命不如人,命薄如紙,只有自殺的選項,而無抗爭的出路。
他們似乎不知道,這世上,還有「人權」二字。爭民主,如果為大陸爭得像臺灣那樣的民主,因遭盤剝、無處申訴、進而自殺的這等悲劇,基本可以避免;有說教育程度不高的工人,不懂權益,但在民主制度下,即便他們不懂,也自有人出來代言。民主的臺灣,就是現成例子。哪怕外來勞工遭剝削,也有臺灣人為他們挺身而出,仗義執言。
於是,臺灣奸商如郭台銘,只能轉戰中國大陸,圖謀暴利。最讓郭台銘津津樂道的一句話是:「在臺灣請一個工程師的錢在大陸可以請 80個作業員!」民主臺灣,只能讓郭台銘艱苦創業,步步為營;專制中國,卻能為他提供捷徑,一夜暴富。這正是臺港和外國奸商垂涎中國市場的理由。最大的市場,最大的奴工市場,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首富」。罪惡的「首富」。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臺灣